近日,根據農業農村部農產品安全中心第226號公告,由飼料研究所活性肽與飼料創新團隊牽頭的我國首個發酵飼料原料標準《飼料原料發酵豆粕》獲飼料標委會推薦的唯一產品質量類標準研制實施典范。
我國是最大養殖業國,豆粕是第一大飼料蛋白原料,2021年大豆進口9650萬噸,進口依賴度88%,折合耕地面積7-8億畝。在人口糧作物面積紅線不能逾越的形勢下,豆粕提質刻不容緩。發酵可有效分解豆粕中抗營養因子,降低生理性消化道應激,提高吸收率,從正面直接頂托支持豆粕質量短缺,破解飼料原料第一大卡脖子瓶頸,是飼料原料產業中發展最活躍、當量最大、發展最快的新品種門類。但其產業發展一直面臨發酵菌種和工藝多元、質量不穩等瓶頸,亟需科學引領、標準規范。
飼料所在2012年牽頭制定了《飼料原料發酵豆粕》標準,為我國首個發酵飼料原料標準,實現發酵飼料原料標準零的突破,具基準性和引領性,解決了發酵豆粕質量評價難題。經10余年的檢驗及產業發展,標準實施應用覆蓋市場所有產品,產值約200億元,增長勢頭強勁。產品和標準具有中國特色和源頭創新性,為發達國家所沒有。該標準在飼料蛋白提質增效、以質換量,正面破解豆粕原料短缺瓶頸問題、緩沖大豆在農業耕地面積無法大幅增加且其他糧食作物面積無法退讓的國內形勢等方面發揮重要支持與保障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