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刺參(Apostichopus japonicus),又稱刺參,具有補腎、益精、養血等功效,藥食同源,營養價值極高,是我國北方重要的海珍品之一。《2021中國漁業統計年鑒》數據表明,2020年全國刺參養殖面積為24.28萬公頃,占全國海水養殖面積的12.17%;養殖產量19.66萬噸,占全國海水養殖產量的0.92%;原料產值291.7億元,約占全國海水養殖產值的7.6%。刺參養殖業已成為繼海帶、對蝦、扇貝與鲆鰈魚類之后的又一關鍵支柱性養殖產業,在我國沿海經濟發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近日,中國海洋湖沼學會邀請專家采用線下會議(青島)和線上視頻會議方式對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山東東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島龍盤海洋生態養殖有限公司、山東通和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耐溫速生刺參新品種精準選育與產業化應用”科研成果進行了鑒定。
鑒定結果表明,項目建立了刺參種質資源高效保存技術,保存5個品系、8個野生群體以及優質親本20000余頭,建立了刺參精子超低溫冷凍保存技術;創建了刺參精準育種技術體系,首次構建了密度為30k的刺參液相育種芯片和基于CRISPR/Cas9技術的刺參基因編輯體系;建立了耐溫速生刺參基礎群體篩選、苗種淘汰選擇、選育效果評價技術體系,獲批刺參新品種“東科1號”,構建了“良種+良境+良技+良法”生態化安全度夏健康養殖新模式,開展了產業化推廣應用。項目獲批刺參新品種“東科1號”,制定山東省地方標準1項,授權發明專利10件,發表代表性論文52篇,出版專著3部;三年累計推廣應用刺參浮游幼體2000億頭、幼參苗種40萬公斤、面積40萬畝,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顯著,將有力促進刺參產業的健康穩定發展。鑒定專家組一致認為該成果總體達到國際領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