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充分發揮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在提升食品安全監管水平及效能、推動落實食品安全“兩個責任”、服務食品產業發展等方面積極作用,銅陵市市場監管局建立“信息共享、流動診所、跟蹤評估”三項機制,運用食品抽檢數據指導企業防控風險,助力包保干部督導檢查,促進屬地管理責任與企業主體責任兩個工作機制相互銜接、貫通運行,助推食品安全“兩個責任”落地落實。
一是信息通報共享機制。依托“國家食品安全抽樣檢驗系統”,第一時間將發現的不合格食品抽檢數據推送至包保干部,并統計分析企業近年來抽檢情況和同類食品抽檢數據,告知存在的食品安全風險隱患,督促包保干部強化食品安全意識,落實包保要求,及時排查食品安全隱患。強化“檢管結合”,針對包保干部在督導過程中發現并通報的食品安全風險隱患,對相關食品種類、環節和地區加大抽檢力度,提高食品抽檢工作靶向性和有效性。
二是“流動診所”幫扶機制。充分利用市場監管部門專業技術優勢,及時組建食品抽檢核查處置“流動診所”,將包保干部納入工作小組,對轄區內抽檢不合格食品生產企業及時開展上門幫扶服務。幫助食品生產企業對產生不合格食品的原因進行深入分析研判,綜合現場檢查情況,提出整改措施,開出“流動診所”建議書,助推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提升包保督導和幫扶水平,切實保障食品安全。
三是全程跟蹤評估機制。在食品生產企業整改落實過程中,“流動診所”工作小組全程給予幫助指導,加強監督檢查,督促企業加大整改力度,確保各項整改舉措落實到位,切實落實“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工作機制,規范合法開展食品生產活動。及時開展“回頭看”及跟蹤抽檢,驗證企業整改情況,督促企業和包保干部嚴查嚴管嚴控食品安全問題,全面嚴格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和屬地管理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