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農化網中文網報道: 據Kynetec咨詢公司最新研究,巴西殺線蟲劑市場在8個收獲期后增長了10倍。這些投入品在2021-2022年周期中銷售了16億巴西雷亞爾(約20.9億人民幣),而2014-2015年周期為1.6億巴西雷亞爾(約2.1億人民幣)。
據Kynetec的數據,大豆占上次收獲季中殺線蟲劑業務的52%(8.06億巴西雷亞爾),其次是甘蔗,占23%(3.63億巴西雷亞爾)。玉米、棉花、咖啡、土豆和其他14種被調查的作物占25%的殺線蟲劑市場份額,約4億巴西雷亞爾(約5.2億人民幣)。
在以治療目標區域為主的評估中,自該研究開展以來,殺線蟲劑的覆蓋范圍從150萬公頃升至2100萬公頃。其中大豆在上一個收獲季的潛在處理面積(PAT)比例最高:64%,約1340萬公頃。玉米和棉花排在第二位,各占13%,約273萬公頃(共計546萬公頃)。甘蔗占127萬公頃,相當于PAT的6%。
關于農民對殺線蟲劑產品的采用,到2022年99%的棉花種植地區都使用了殺線蟲劑,而2015年僅為9%。大豆中這一比例從2%增加到24%,而甘蔗中,這一比例從6%增加到13%,玉米從1%增加到13%。報告指出,即使種植面積較小的作物也使用了殺線蟲劑。到2022年,胡蘿卜、大蒜和土豆分別有 76%、67% 和 39% 的面積被至少一種殺線蟲劑產品應用覆蓋。線蟲嚴重損害植物根系,面對潛在的損失,種植者選擇投資預防性管理。
生物殺線蟲劑
FarmTrak調查的另一項數據顯示生物殺線蟲劑處于市場前端。這類產品銷售了12億雷亞爾,相當于整個殺線蟲劑市場的75%,而化學殺線蟲劑的市場份額為25%(3.95億雷亞爾)。
化學工具在管理中同時發揮著重要作用,包括應用化學農藥、作物輪作和使用抗蟲害品種。
Kynetec專家還指出,他們調查了全國所有農業地區的線蟲發病率,來自塞拉多的農民表現突出,他們在購買控制害蟲產品方面領先。該地區帶來了殺線蟲劑市場82%的收入,即13億巴西雷亞爾(約17億人民幣)。近一半(6.17億雷亞爾)集中在馬托格羅索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