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根據中阿(根廷)雙方簽署的“一帶一路”協議規劃,福摩薩省將投資超12億美元,興建水利工程,共包括一條主河道(約500公里)、兩條二級河道(各約133公里)、三個抽水站和一個水庫。該工程可顯著增加當地農田灌溉面積,提升農業生產效率。
2. 2022年2月20日,俄羅斯獸醫與植物衛生監督局恢復中國的仁果類作物進口。2019年8月10日起,因在產品中多次發現有害生物,俄獸植局暫停自華進口仁果類作物。
3. 2月21日,歐盟各成員國召開農業和漁業理事會,各國農業部長呼吁,在制定國際貿易食品安全標準時,應更加突出對可持續發展的考慮,并充分認識食品法典委員會(CAC)在可持續糧食體系過渡中的促進作用,重申了歐盟保持高標準和公平做法的承諾。同時,建議CAC加強持續改進,建立與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國際標準化組織(ISO)等國際和政府間組織的工作協調。
4. 2月18日,柬埔寨拜靈省農林漁業局發布統計數據,2021年全省拜靈龍眼種植面積為3360公頃,產量4萬多噸。目前柬龍眼輸華已進入最后談判階段,即將完成協議簽署。
5. 據歐盟統計局數據,歐盟最大的生豬生產國和出口國西班牙在今年年初的生豬數量達到3300萬頭,同比增長5%;能繁母豬數量增長1%,達到263.5萬頭。但由于中國市場需求的顯著下降,加上飼料、電力等生產成本的增加,西班牙生豬行業在今年的發展不容樂觀。行業專家建議西班牙進一步拓寬國際市場。
6. 2月21日,首屆農業應對氣候變化創新行動部長級會議在阿聯酋迪拜召開,美國農業部長維爾薩克參與主持會議,會上強調在氣候智慧型農業和糧食系統創新方面采取聯合行動和投資的重要性。會議介紹了將在第27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啟動的四個重點領域:支持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小農戶、甲烷減排、新興技術以及生態農業研究。會議還宣布了七個新成員的加入,分別是智利、哥斯達黎加、埃及、歐盟委員會、圭亞那、莫桑比克和土耳其,總參與方達到40個國家(地區、國際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