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受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委托,中國茶葉學會召開了“優質高效綠茶新品種選育與應用”項目科技成果評價會,邀請到來自湖南農業大學、中國水稻研究所、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浙江大學、浙江省農業科學院、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等單位的7位專家參與了本次線上線下評價會。
專家們通過聽取項目匯報,審查相關資料,經質詢和討論,從先進性、科學性和實用性等方面,對項目進行了評價。專家們認為:“優質高效綠茶茶樹新品種選育與應用”項目,系統解析了茶樹鮮葉主要生化成分與茶葉香氣滋味品質的關系,揭示了茶樹抗炭疽病的分子機制,創立了綠茶品種選育早期品質鑒定技術體系;育成了5個特色鮮明的優質高效綠茶新品種;發明了茶樹種苗工廠化快速繁育技術,突破了茶樹新品種產業化快繁技術瓶頸;構建了良種良法配套技術體系5套。5個新品種在浙江、四川、湖北、陜西、江蘇、貴州、河南、安徽、山東等茶葉主產區的種植面積2021年達130多萬畝,經濟、社會、生態效益顯著。
該項目強力推進了我國茶樹種業創新,為我國茶葉品類結構優化、品質升級和品牌打造提供了強勁的技術支撐。該項目整體技術處于國際領先水平。
專家們群策群力為項目提出了諸多寶貴的改進意見和提升建議,助力成果的整體水平提升。成果評價經公示無異議后,學會將為申請單位出具成果評價報告。
2022年學會將繼續發揮專家優勢、技術優勢和第三方公正性優勢,根據評價委托單位的需要,面向全國開展茶葉及相關科學技術成果的評價工作,通過客觀公正科學的評價,促進成果完善提高,加強成果的宣傳,促進茶葉科技成果轉化。評價范圍包括:與茶葉有關的原始創新、集成創新的技術成果及理論成果等,評價的科技成果所有權歸屬委托方所有。如需成果評價的單位請與學會秘書處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