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哥斯達黎加加勒比海沿岸出現大量馬尾藻。哥環境和能源部下屬國家保護區系統(Sinac)向居民發出警告:加工食用馬尾藻會危害身體健康。
哥斯達黎加《共和國報》3月12日報道,馬尾藻是重要的海洋物種,能夠為海洋生物提供庇護所和食物。近年來由于南北極冰山加速融化,海水鹽分濃度降低,馬尾藻生長和擴散速度因而大幅加快。同時,亞馬遜地區森林被開墾為農田,由亞馬遜河進入海洋的化肥量增加,導致大西洋馬尾藻泛濫。馬尾藻對沿海生態系統構成嚴重威脅,并影響到人類生存。
受北大西洋強風影響,哥斯達黎加加勒比海沿岸地區近期出現大量馬尾藻,社交網絡中出現了鼓勵食用馬尾藻的言論,許多居民會到海邊用麻袋將其收集帶走。鑒于這一情況,Sinac警告稱,馬尾藻中含有重金屬,加工食用馬尾藻具有風險。
目前,Sinac正在與哥斯達黎加大學(UCR)及哥斯達黎加國立大學(UNA)一起分析馬尾藻泛濫現象,對其可能造成的影響進行評估。
UNA生物科學學院研究員莉莉安娜·皮德拉(Lilliana Piedra)表示,部分哥斯達黎加海岸地區堆積的被曬干的馬尾藻高達35至50厘米,已經開始腐爛并產生惡臭,最理想的處理方法是將它們清除出去。
“馬尾藻腐敗分解時產生的酸性物質會刺激眼睛和呼吸道,達到一定濃度后會對海洋生物及人類健康造成危害。”皮德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