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周末了,約上三五個好友出門吃個火鍋串串,巴適極了,但是如果你吃到了別人吃剩的毛肚、貢菜、海帶……你還覺得開心嗎?
近日,督哥在網上看到這樣一條熱搜,馬路邊邊串串店把消費者吃剩的毛肚繼續回收使用?已經發臭的食材用開水浸泡除味?……這……也太過分了吧!
雖然涉事門店并不在成都,但是咱成都也有不少馬路邊邊的門店,今天督哥就聯合各區(市)縣市場監管局對這些門店進行現場檢查,看看情況到底怎么樣?
首先檢查門店相關證照,隨后進入了一個比較“簡陋”的后廚
督哥:這地方干嘛的?下雨的話這不正好漏在了食物上面……
督哥:這就不是放配料的好位置,一下雨,雨水就滴進碗里了,建議換個位置。
然后,督哥拿起門口的窗簾問:窗簾多久洗一次?
阿姨:一個星期洗兩次。
阿姨說完立馬遭到了督哥的“質疑”:這是一周洗兩次的效果嗎?
阿姨:這是久了洗不干凈的。
督哥:那這要么就清洗不到位,要么一周就沒有洗兩次。
說完窗簾,再去看看油脂分離處
督哥:回收公司簽合同沒?
工作人員:簽了的。
督哥:這下面翹起來的地板,處理一下,避免誤傷工作人員。
后廚沒有三防設施
屋頂到處都有縫隙
督哥:這邊要么加網,要么封上。墻裙也不要暴露出來,應該在高于地面1.5米的地方做墻裙,這個墻裙一看就沒怎么清理過,建議貼磚或者貼一些其他覆蓋物。
然后再到冰柜處看看
所有食材幾乎都沒有封膜儲存
督哥:這些都應該加膜。
冰柜下方還有工作人員分好包裝的食材都說是當天早上的,不僅如此在一堆食材里面居然還放了員工餐。
督哥:員工餐沒有單獨標注嗎?
還有一些拆封過的食物
督哥:這個要么拿一個盒子裝起來,貼好標簽,要么把這個口封好。
現場還發現用來剪油袋的剪刀已經生銹
督哥:能換換不?這都生銹了……剪刀生銹的話,就更換勤一些,清洗后一定記得保持干燥。
再看看廚房的排水溝縫隙比較大
督哥現場發問:這個縫隙不應該大于多少?
工作人員:……(盲猜一個)3厘米?
督哥:不能大于1厘米!縫隙大的地方,在上面加蓋一片。
針對線上視頻所曝光的問題以及我們在線下檢查過程中發現的問題,我們召集了該品牌負責人進行現場約談。
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天我們約談了馬路邊邊餐飲管理公司的品牌負責人,沒有一點安全風險意識和把控能力,做食品就是做良心,把吃剩下的食品撿回去,這是叫做良心嗎?這叫誠信經營嗎?換位思考,你是消費者你吃不吃這樣的東西?今天是約談,下次就是懲戒!必須要引起高度重視,我們將持續開展對小餐飲、小食品店的清查。”
馬路邊邊品牌負責人在約談會上也表示“因工作中的疏漏向大家表示誠摯歉意,也感謝公眾和媒體對我們工作上的監督和報道,就此次事件的暴露,發現了管理上出現的一些問題,我們愿意承擔相應的責任,同時我們也有信心去杜絕此類情況的再次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