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水產品出口額達9億美元,較2022年同期下降14.4% ,主要商品類自4月以來均大幅下跌,例如巴沙魚下降52% ,對蝦下降35% ,金槍魚下降38% ,章魚下降11%等。
然而,雖然水產品出口下降,但魚干和魚罐頭兩大產品線成為亮點,出口額較去年同期有所上升。具體而言,4月份,各類海魚干出口額增長65%,達近2600萬美元;2023年前4個月累計,該產品創匯近7800萬美元(比2022年同期增長33%)。
越南目前最受歡迎的兩種魚干是鳳尾魚(占66%)和金帶鲹(占14%)。
目前,銷售越南魚干最多的5個市場包括:中國(占56%)、俄羅斯(占17%)、馬來西亞(占8%)、中國香港(占4%)和韓國(占3%)。此外,今年前四個月,許多其他市場也增加了從越南進口魚干,包括羅馬尼亞(增長90%)、澳大利亞(增長10%)、立陶宛(增長61%)。
據經濟專家稱,越南魚干的出口走勢,在通貨膨脹的環境下,消費者已經改變了他們的購物習慣,特別是在消費緊縮的背景下。新鮮/生產品正逐漸被干貨和罐頭食品所取代。
幸運的是,在當前困難時期,越南水產品企業已經認識到這一趨勢,靈活調整營銷策略、市場營銷和生產經營計劃,調整產品結構和出口市場,以適應2023年國際市場的走勢。
一方面,企業近幾個月積極參加在美國、西班牙和日本舉行的國際水產展。典型的有,4月底在西班牙巴塞羅那舉行的全球水產展,吸引了38家越南水產品公司參加,是2022年的兩倍。在展會框架內,越南水產加工和出口協會(VASEP) 繼續開展越南主要水產品推廣活動。
除了貿易活動外,2023年還舉行用巴沙魚、蝦類、金槍魚和其他物品制作的菜肴表演活動。各道菜肴由旅外越南廚師制作。
另一方面,這也是水產品加工出口企業推動對包括海魚干在內的水產品精深加工的契機。據了解,以往在原料豐富的情況下,水產品加工企業往往選擇初加工冷凍后出口的方式。
近期,企業紛紛轉向精深加工,瞄準日本、歐洲、美國等“苛刻”市場。此外,現在的水產品供應商除了要調整價格以使其具有吸引力外,還必須注意增加產品服務以刺激需求。例如對于魚類產品,世界上許多分銷商都專注于提供切成塊、預調味、即食或預包裝有香料和加工說明的魚類產品。
當產品根據消費者的口味和嗜好精神加工時,不僅進口國的消費者受益,越南加工商和出口商賺取的利潤也增加了。因為據測算,如果粗加工、冷凍出口,一越盾成本只能售賣1.5-2越盾,那么深加工就售賣5-7越盾。此外,深加工工業的發展也是越南水產品企業有機會更深嵌入世界水產品價值鏈的前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