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江蘇省上半年漁業生產形勢分析交流會在南京召開。會議回顧總結上半年漁業生產情況,研究分析當前形勢,部署安排下一階段重點任務。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王玉華出席會議并講話,廳二級巡視員周寶銀主持會議。
會議指出,今年以來,全省上下圍繞年度工作任務,扎實推進苗種春繁春放、養殖生產管理、池塘標準化改造、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湖泊生態漁業建設、水生生物資源養護、特色水產產業鏈建設等重點工作,上半年漁業生產總體呈現生產平穩、結構改善、質效提升的特征,為完成全年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會議要求,全省漁業工作要錨定“水產品有效供給”這一目標,抓好“池塘標準化改造、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兩個重點,推進“海洋經濟、設施漁業、特色產業”三個提升,持續在“強基礎、補短板、抓規范、促提升”上下功夫,不斷創新工作思路和方法,推動江蘇漁業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
會議強調,要全力保障水產品有效供給,強化養殖水域灘涂規劃實施,做好養殖證登記發證工作,加強養殖生產管理,確保漁業生產平穩有序。要扎實推進池塘標準化改造,對照池塘養殖尾水排放強制標準要求,進一步強化宣傳引導、強化分類指導、強化項目推動,確保高質量完成年度池塘改造任務。要切實加強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進一步加強監管、加大監測、加強整治、加強執法,全力保障舌尖上的安全。要積極推動海洋漁業發展,加強海洋牧場建設管理,鼓勵有條件地區探索開展深遠海養殖,促進我省海洋經濟發展。要進一步推動設施漁業建設,落實國家有關政策文件要求,制定年度任務,細化工作舉措,逐年推進、逐項落實。要做大做強特色水產產業鏈,按照全省農業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有關要求,聚焦延鏈補鏈強鏈,推進以河蟹、小龍蝦、條斑紫菜、淡水魚為代表的特色水產全產業鏈建設,不斷提升產業附加值,推動一二三產融合發展。
會上,通報了2022年江蘇省水生生物資源與漁業水域環境監測情況、2023年上半年全省池塘標準化改造進展情況、水產品質量安全有關情況。13個設區市分析了上半年漁業生產情況,并圍繞相關主題作了交流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