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起,從事菜籽油、花生油、油茶籽油等食用油,月餅、粽子等熱糕點,餅干,油炸型膨化食品以及涼果類蜜餞生產的從業者可以給小作坊申請辦理食品加工小作坊證,納入監管部門規范化管理的范疇。
為保護地方特色飲食文化傳承,結合長沙市地方特點,長沙市市場監管局重新修訂《長沙市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禁止生產加工的食品品種目錄》(以下簡稱《目錄》),這一調整旨在進一步放寬相關食品生產行業經營主體入市門檻,支持地方傳統及特色食品產業發展,鼓動生產更多安全可靠的“鄉滋鄉味”來慰藉鄉愁。
調整《目錄》類別的考量依據之一是食品安全風險和傳統加工技藝品類。例如,熱加工糕點中的粽子和餅干,膨化食品中的炒米和玉蘭片都是老百姓喜愛的傳統食品,加工工藝具有技法傳承的特性,生產主體多但規模都不大。如瀏陽道源湖村包粽子工藝傳承至今有100多年歷史,全村共有200多戶800多人從事粽子產業,粽子加工移出禁止小作坊生產《目錄》后,更多從業者可以辦理小作坊登記生產,在擴大經營主體數量同時,將粽子生產納入監管事項中,促進整個行業提質生產。
《目錄》的調整還依據長沙市特色產業的布局。菜籽油、花生油和油茶籽油生產,從《目錄》中食用植物油類的禁止項移出。2020年,長沙市將油茶產業納入特色產業布局,出臺“茶油生產加工小作坊升級改造三年行動實施方案”,這一調整將有助長沙油茶產業形成產業集群,實現產業的升級。
此外,《目錄》還根據將大米靜態風險值調整為高風險產品的要求,將大米、糙米類產品的生產加工,從過去允許小作坊生產調入到禁止目錄中,以強化食品安全監管。
稿源:湖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