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時間7月14日,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正式發布報告:阿斯巴甜是2B類致癌物。
同時,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JECFA)也發布了報告,阿斯巴甜安全可靠,ADI(安全劑量)不變。
而世界衛生組織一如既往的春秋筆法和稀泥,發布了一個業內看著都費勁的“解讀”。尤其是將兩個報告定義為complementary(互補),也就是你說你的,我說我的,都對。
這次“內訌”毫無意外的變成公眾眼里的“存在爭議”,媒體報道也幾乎一邊倒的偏向了“可能致癌”。但我要旗幟鮮明的說一句,事實并非如此。阿斯巴甜安全、不致癌才是確定、肯定的。JECFA的意見更加專業、全面、客觀、可信,而IARC的意見簡直就是胡鬧。
首先,IARC只做致癌性研究,而JECFA評估食品添加劑安全性的時候不僅包括致癌性,還有致畸、致突變和其他急性毒性、慢性毒性等多維度。食品添加劑的國際標準也是根據JECFA的意見來制定,而不是IARC。
其次,JECFA在報告中詳細解釋了為什么會作出和IARC不同結論的原因。他們分析了所有阿斯巴甜致癌的實驗數據,發現只有一個叫Soffritti的人得到了致癌的結果,而這個人的研究中存在大量問題因此不可采信。
JECFA也分析了一些隨機對照臨床試驗和流行病學研究的數據,這些數據表明阿斯巴甜似乎會增加癌癥,然而它們都存在研究方法上的問題,因此可能存在因果倒置、混雜因素等,也不能采信。
JECFA還解釋了為什么阿斯巴甜是安全的。因為它吃進去很快就降解為兩種氨基酸和甲醇,而這三種物質正常食物消化也會產生且多得多。阿斯巴甜根本就不進入體內代謝循環,既不走糞也不走腎。這么簡單的邏輯,IARC還瞎逼逼啥呢?只不過JECFA和IARC本是同根生,也不好意思當著爸爸的面撕逼。
總之,JECFA的結論是口服阿斯巴甜不存在致癌性擔憂(別的擔憂也沒有),且這一結論已經充分考慮了IARC得出致癌結論的那些所謂的“證據”。因此,“阿斯巴甜致癌性的爭議”并不存在,根本就不會致癌。
實際上,JECFA的結論與世界衛生組織在2022年發布的關于甜味劑的系統性研究結果一致。該研究特別指出,沒有發現甜味劑和癌癥死亡率或任何一種癌癥的明顯關聯。
為什么我反復強調IARC是胡鬧呢?因為IARC采信的“阿斯巴甜致癌”證據不堪入目。其中的關鍵“證據”來自一個叫做Ramazzini Institute的機構,研究者就是前面提及的Soffritti。他和美國FDA、歐盟食品安全局纏斗多年,始終被按在學術地板上摩擦,沒想到IARC卻如獲至寶。
比如美國FDA在審查他的研究數據時發現,阿斯巴甜吃得越多,大鼠2年生存率越高,吃超大劑量阿斯巴甜的生存率最高(致癌難道不應該死的早嗎)。同時,各劑量組大鼠的支氣管炎發病率都比對照組低,類似的反常數據還有很多,而Soffritti刻意忽視這些數據。此外,Soffritti只提供挑選過的病理切片做同行評議,即便如此還是被發現各種問題,而且還拒不采納同行評議意見,這完全不符合學術規范。
IARC采信這樣的“證據”,得出任何荒唐的結論都不奇怪。這也不是他們第一次惹是生非,數年前他們還說草甘膦致癌,結果幾乎被世界各國一起打臉。據不完全統計,公開反對它們的包括歐盟食品安全局、德國聯邦風險評估機構、美國食藥局、美國環保署、加拿大衛生部、新西蘭環保署、日本食品安全委員會。這次估計也一樣,各大機構很快就會陸續發聲。
其實,阿斯巴甜是最安全的食品添加劑之一,原因就在于40多年來圍繞它的爭吵不停,不同的權威機構和組織對它翻來覆去審查了N多遍,光美國FDA就評估了6次。美國FDA將其形容為“研究最徹底的食品成分”,歐盟食品安全局多次評估結論也都是“阿斯巴甜是安全的”。目前阿斯巴甜被9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官方部門批準使用,是用途最廣的甜味劑之一。
作為世界衛生組織的下屬機構,IARC近年來劍走偏鋒。從“紅肉致癌”、“草甘膦致癌”到“阿斯巴甜致癌”,其行事方式越來越任性,仿佛海外版的“烽火戲諸侯”。這對于IARC的公信力是非常不利的(其實在國外已經沒啥公信力了),而這些誤導性的報告也將破壞公眾對食品行業和食品監管的信任。
而世衛組織就像一個教子無方的家長,在孩子闖禍后還要厚顏無恥的強行圓場。要我說,這熊孩子如果不好好揍一頓,下次惹禍也是分分鐘的事。
相關報道:世衛組織:阿斯巴甜可能致癌
阿斯巴甜危害及風險評估報告發布:每日限量內可放心食用
相關報道:世衛組織:阿斯巴甜可能致癌
阿斯巴甜危害及風險評估報告發布:每日限量內可放心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