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商家或不法分子,是如何對老人設置‘消費陷阱’的?”
“保健食品不能代替藥品,健康問題是老年人最關心的事,切勿相信‘包治百病'’藥到病除‘話術。”
“請在座的叔叔阿姨們分享自己掉入’陷阱‘的一次消費體驗,發現上當受騙后是怎么維權的?”
“我參加過所謂的’養生講座‘,那些人說得天花亂墜。不過我知道那里所謂’專家‘,其實就是換了一張皮的銷售人員,目的就是想讓我們老年人買他們的產品。”
這是一堂別開生面的課堂,聽眾來自港口鎮新港社區的普通居民,老年人為多。主講律師以互動交流的形式,將消費維權知識和食品保健品安全知識娓娓道來,觀眾聽得津津有味,爭先搶麥交流。
7月6日,為維護老年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進一步提高居民的消費維權和食品安全意識,市消委會、市食品藥品審評認證中心創新宣傳教育模式,走到居民身邊,聯合開展“關愛老年人 消費維權食品安全進社區”系列活動。
關愛老年人
消費維權食品安全進社區 活動中,針對部分老年人消費防范意識較差的特點,市消委會法律顧問團成員、廣東中億律師事務所律師向居民介紹了不法商家利用老人認知能力較差、“空巢”老人情感需求等弱點,常用“為老年人義診”、舉辦“健康講座”“高額回報”、打著“綠色環保、健康”旗號的方式欺騙老年人伎倆,并結合食品保健品、電視購物、消費安全等案例,采用“以案說法”的形式,指導老年人防范消費陷阱。 主辦方在活動現場還設立了咨詢臺,通過有獎問答的形式與社區居民進行互動。工作人員對趣味問題中涉及的《消法》知識和食安知識進行講解和提醒,派發“濕米粉食品安全風險提示”“打折臨期食品能不能買”“路邊蘑菇莫亂采”“垃圾分類”等宣傳科普單張,讓社區消費者在寓教于樂中提高消費維權和食品安全意識。(來源丨市消委辦 謝輝)
消費維權食品安全進社區 活動中,針對部分老年人消費防范意識較差的特點,市消委會法律顧問團成員、廣東中億律師事務所律師向居民介紹了不法商家利用老人認知能力較差、“空巢”老人情感需求等弱點,常用“為老年人義診”、舉辦“健康講座”“高額回報”、打著“綠色環保、健康”旗號的方式欺騙老年人伎倆,并結合食品保健品、電視購物、消費安全等案例,采用“以案說法”的形式,指導老年人防范消費陷阱。 主辦方在活動現場還設立了咨詢臺,通過有獎問答的形式與社區居民進行互動。工作人員對趣味問題中涉及的《消法》知識和食安知識進行講解和提醒,派發“濕米粉食品安全風險提示”“打折臨期食品能不能買”“路邊蘑菇莫亂采”“垃圾分類”等宣傳科普單張,讓社區消費者在寓教于樂中提高消費維權和食品安全意識。(來源丨市消委辦 謝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