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國民健康規劃》加快推動中國食品產業轉型發展,也是提升基礎營養從品質化向大力推進專業營養發展轉變的過程。乳制品行業專家、中國農墾乳業聯盟專家組組長宋亮在SIAL世界食品產業峰會-全球新零售論壇上對中國專業營養未來發展趨勢及前景進行了分析。他指出,2025年后將是專業營養時代。
專業營養起步晚發展空間大 中國食品工業的發展,2010年之前解決了從無到有的問題,2010到2020年解決從有到好的問題,2020年到今天一直在解決好的問題,日常食用的肉蛋禽奶,這些就是基礎營養。宋亮定義了專業營養的范疇,是參考了歐洲國家,在基礎營養上衍生出來保健品、特醫性食品等,具體來說應該叫全家精準專業營養。 中國專業營養發展起步比較晚,人均消費量和歐洲相比有很大差距,大概是美國的1/10,日本的1/7。集中在人們具備普遍健康意識、經濟比較發達的華東、華南地區。 從營養發展來看,有八個方向,免疫健康、腸道健康、生殖健康、體重管理、情緒健康、兒童營養、風味營養和細胞培養。 在專業營養里面,目前法規最健全、標準最完善的是嬰幼兒配方奶粉。由于近兩年中國出生率下降,嬰幼兒奶粉整個市場在不斷萎縮,推動了中國企業不得不脫離從傳統嬰兒奶粉向兒童專業營養奶粉、成人奶粉進行產品調整。 專業營養產品的食品化發展是趨勢 宋亮介紹說,中國的保健品來自于兩個方面。第一是保健食品向專業營養食品發展。國內的保健食品一方面來自傳統中醫理念延伸出來的一些保健類產品,另外一方面是從西方進口過來的舶來品。西方的保健品是根據西醫發展理念延伸出來的保健類產品,比如片劑補鈣、補鋅、補鐵產品。從中國保健類產品未來發展趨勢看,專業營養產品一定是往食品方向發展,歐美國家保健類產品發展方向未來也是要往食品方向發展的。特殊醫學類、特殊醫學用處產品未來方向也是食品化。專業營養必須是配方化,而且必須經過臨床。中國的專業營養食品的發展階段已經到來。 在具體的產品設計方面,如何按照中國人消費偏好和消費需求進行產品設計?從國外舶來的一些產品,很多人買了以后其實不怎么吃;傳統中醫延伸出來的一些產品,很多人不信。另外有很多假冒偽劣產品,就導致人們的信任度降低。另外,中國人對一些產品不適用,比如吃某一些產品就像吃藥一樣,不符合中國人消費偏好,所以在未來產品發展方向上一定要貼近中國消費的偏好和中國消費的特點,未來功能化產品一定是往食品方向延伸的。 談到專業營養產品的市場需求,宋亮認為,一方面兒童和成人專業營養是一片藍海。成人奶粉、功能性膳食纖維補充營養的產品在不斷增長,嬰幼兒奶粉作為典型奶粉代表也存在過剩。另一方面,老年人專業營養的市場需求是非常強烈的,并且愿意花大價錢。現在很多保健類產品針對年輕人減肥,針對老年人骨質疏松等,是明顯的一個方向。
專業營養發展恰逢其時 中國的食品工業在過去20年里解決了有無問題,解決了由有到好的問題,現階段發展內卷嚴重。基礎營養產品、大眾營養產品產能過剩,高端化發展某種程度上也結束了。產品創新、線上渠道創新等附加值提升,已經走到了一個瓶頸期。宋亮認為,未來真正具有高端化發展的底層邏輯就是專業營養,體現技術專業化的產品。 他從三個方面進行了分析。一是任何一個歷史階段的產品和消費群體一定要對稱。專業營養的發展在當前時期有相對應的消費者。第二是本土企業的機會。本土企業在國人基礎營養和專業營養研究方面做了一些儲備。外資企業在這方面做了很長時間的準備,但是針對中國人營養和相對偏好產品設計方面,也需要重新再設計。第三是專業營養相關產品條目、相關標準、相關法律法規是缺失的。但是嬰幼兒配方奶粉產業完善的產業狀態,客觀上為有關部門開展工作提供了參考的標桿。未來關于專業營養產品的推進,可以參照嬰幼兒奶粉來進行。 宋亮認為,疫情以后中國專業營養發展進入了一個開始發展的階段,2025年以后進入到一個快速發展階段,2028年以后這個行業的黃金期真正到來。這個行業黃金期本質上來說是食品行業通過品質化改造來提升高附加值,提高產品專業化程度來提升附加值。
找準切入專業營養時代的機會點 隨著全球經濟、全球貿易向好,中國食品企業會越來越多參與到全球市場競爭當中。所以未來專業營養發展,就是食品產業高端化發展和高附加值產品發展的過程。 宋亮解析了未來專業營養產業發展的特征。第一,全球企業都在聚焦優勢專業產品研發。達能、雀巢為核心的全球企業,他們在過去20年的傳統競爭優勢逐漸喪失。2018年以后甚至在中國的未來20-30年,甚至到50年的競爭優勢不再是水、飲料、牛奶和普通奶粉等大眾快消品,而是把重點和目光聚焦在他們優勢技術領域,首當其沖的是特醫產品。這個市場將會帶來5000億的市場份額。 第二,在本土企業中,奶粉企業、藥品企業和傳統保健品企業是未來在專業營養領域大有發展的企業。以嬰兒配方奶粉為例,競爭性和渠道性決定是否能拔得頭籌。因此,本土企業無論是伊利、蒙牛、君樂寶,加快技術研發和儲備,在五年以后將迎來高光時刻。圍繞這些行業相關原料,比如高端乳清粉,乳鐵蛋白等也將有很大發展空間。 第三,由于中國專業營養時代的到來,會使得國外圍繞中國人的健康營養研究進一步發展。 三年疫情是一個分界線,中國從老年人到中年人、到青年人空前關注健康問題。專業營養的未來發展具有很好的前景。
寫在文末 事實上,每屆SIAL西雅國際食品展都是精彩絕倫、干貨不斷。即將在今年8月28日-30日于深圳福田會展中心舉辦的【SIAL西雅展·深圳】,還將有更多來自海內外的專家以及展商攜眾多新品參展:1200+參展商,10+國際參展團,60000+產品,并且將有50000+專業觀眾/買家參觀,助力食飲專業人士了解更多行業最新前沿趨勢和接觸新品,贏取更多商機。
專業營養起步晚發展空間大 中國食品工業的發展,2010年之前解決了從無到有的問題,2010到2020年解決從有到好的問題,2020年到今天一直在解決好的問題,日常食用的肉蛋禽奶,這些就是基礎營養。宋亮定義了專業營養的范疇,是參考了歐洲國家,在基礎營養上衍生出來保健品、特醫性食品等,具體來說應該叫全家精準專業營養。 中國專業營養發展起步比較晚,人均消費量和歐洲相比有很大差距,大概是美國的1/10,日本的1/7。集中在人們具備普遍健康意識、經濟比較發達的華東、華南地區。 從營養發展來看,有八個方向,免疫健康、腸道健康、生殖健康、體重管理、情緒健康、兒童營養、風味營養和細胞培養。 在專業營養里面,目前法規最健全、標準最完善的是嬰幼兒配方奶粉。由于近兩年中國出生率下降,嬰幼兒奶粉整個市場在不斷萎縮,推動了中國企業不得不脫離從傳統嬰兒奶粉向兒童專業營養奶粉、成人奶粉進行產品調整。 專業營養產品的食品化發展是趨勢 宋亮介紹說,中國的保健品來自于兩個方面。第一是保健食品向專業營養食品發展。國內的保健食品一方面來自傳統中醫理念延伸出來的一些保健類產品,另外一方面是從西方進口過來的舶來品。西方的保健品是根據西醫發展理念延伸出來的保健類產品,比如片劑補鈣、補鋅、補鐵產品。從中國保健類產品未來發展趨勢看,專業營養產品一定是往食品方向發展,歐美國家保健類產品發展方向未來也是要往食品方向發展的。特殊醫學類、特殊醫學用處產品未來方向也是食品化。專業營養必須是配方化,而且必須經過臨床。中國的專業營養食品的發展階段已經到來。 在具體的產品設計方面,如何按照中國人消費偏好和消費需求進行產品設計?從國外舶來的一些產品,很多人買了以后其實不怎么吃;傳統中醫延伸出來的一些產品,很多人不信。另外有很多假冒偽劣產品,就導致人們的信任度降低。另外,中國人對一些產品不適用,比如吃某一些產品就像吃藥一樣,不符合中國人消費偏好,所以在未來產品發展方向上一定要貼近中國消費的偏好和中國消費的特點,未來功能化產品一定是往食品方向延伸的。 談到專業營養產品的市場需求,宋亮認為,一方面兒童和成人專業營養是一片藍海。成人奶粉、功能性膳食纖維補充營養的產品在不斷增長,嬰幼兒奶粉作為典型奶粉代表也存在過剩。另一方面,老年人專業營養的市場需求是非常強烈的,并且愿意花大價錢。現在很多保健類產品針對年輕人減肥,針對老年人骨質疏松等,是明顯的一個方向。
專業營養發展恰逢其時 中國的食品工業在過去20年里解決了有無問題,解決了由有到好的問題,現階段發展內卷嚴重。基礎營養產品、大眾營養產品產能過剩,高端化發展某種程度上也結束了。產品創新、線上渠道創新等附加值提升,已經走到了一個瓶頸期。宋亮認為,未來真正具有高端化發展的底層邏輯就是專業營養,體現技術專業化的產品。 他從三個方面進行了分析。一是任何一個歷史階段的產品和消費群體一定要對稱。專業營養的發展在當前時期有相對應的消費者。第二是本土企業的機會。本土企業在國人基礎營養和專業營養研究方面做了一些儲備。外資企業在這方面做了很長時間的準備,但是針對中國人營養和相對偏好產品設計方面,也需要重新再設計。第三是專業營養相關產品條目、相關標準、相關法律法規是缺失的。但是嬰幼兒配方奶粉產業完善的產業狀態,客觀上為有關部門開展工作提供了參考的標桿。未來關于專業營養產品的推進,可以參照嬰幼兒奶粉來進行。 宋亮認為,疫情以后中國專業營養發展進入了一個開始發展的階段,2025年以后進入到一個快速發展階段,2028年以后這個行業的黃金期真正到來。這個行業黃金期本質上來說是食品行業通過品質化改造來提升高附加值,提高產品專業化程度來提升附加值。
找準切入專業營養時代的機會點 隨著全球經濟、全球貿易向好,中國食品企業會越來越多參與到全球市場競爭當中。所以未來專業營養發展,就是食品產業高端化發展和高附加值產品發展的過程。 宋亮解析了未來專業營養產業發展的特征。第一,全球企業都在聚焦優勢專業產品研發。達能、雀巢為核心的全球企業,他們在過去20年的傳統競爭優勢逐漸喪失。2018年以后甚至在中國的未來20-30年,甚至到50年的競爭優勢不再是水、飲料、牛奶和普通奶粉等大眾快消品,而是把重點和目光聚焦在他們優勢技術領域,首當其沖的是特醫產品。這個市場將會帶來5000億的市場份額。 第二,在本土企業中,奶粉企業、藥品企業和傳統保健品企業是未來在專業營養領域大有發展的企業。以嬰兒配方奶粉為例,競爭性和渠道性決定是否能拔得頭籌。因此,本土企業無論是伊利、蒙牛、君樂寶,加快技術研發和儲備,在五年以后將迎來高光時刻。圍繞這些行業相關原料,比如高端乳清粉,乳鐵蛋白等也將有很大發展空間。 第三,由于中國專業營養時代的到來,會使得國外圍繞中國人的健康營養研究進一步發展。 三年疫情是一個分界線,中國從老年人到中年人、到青年人空前關注健康問題。專業營養的未來發展具有很好的前景。
寫在文末 事實上,每屆SIAL西雅國際食品展都是精彩絕倫、干貨不斷。即將在今年8月28日-30日于深圳福田會展中心舉辦的【SIAL西雅展·深圳】,還將有更多來自海內外的專家以及展商攜眾多新品參展:1200+參展商,10+國際參展團,60000+產品,并且將有50000+專業觀眾/買家參觀,助力食飲專業人士了解更多行業最新前沿趨勢和接觸新品,贏取更多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