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越南統計總局的報告,2023年前7個月,全國種植業、林業、養殖業和水產業等所有農業生產領域保持增長態勢。
這是保障國內糧食、食品供應的基礎;同時穩定出口的貨源,面向2023年全國農林水產品出口金額達550億美元的目標。
種植業、林業穩步增長
統計總局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7月15日,全國冬稻種植面積119.44萬公頃,相當于2022年同期的105.8%,其中,北部各省種植83.61萬公頃,相當于108%,南部各省市種植35.83萬公頃,相當于101%。
關于夏秋稻谷,截至7月中旬,全國種植夏秋稻谷190.53萬公頃,相當于2022年同期的99.9%。其中,北部省份種植17.29萬公頃,相當于98.7%,南部各省市種植173.24萬公頃,相當于去年同期水平,僅九龍江三角洲地區達147.32萬公頃,相當于100.5%。
關于秋冬稻谷,截至7月15日,九龍江三角洲地區種植26.34萬公頃,相當于2022年同期的94.3%。在世界大米市場動蕩多變,特別是在印度通報禁止出口除巴斯馬蒂(Basmati)香米以外的白米的背景下,保障國內稻米供應是特別重要的,既穩定國家糧食安全,又對出口活動提供充足的商品大米。
對于年度農作物,截至2023年7月中旬,全國種植玉米71.66萬公頃,相當于2022年同期的98.9%;番薯6.71萬公頃,相當于2022年同期的95.9%;大豆1.88萬公頃,相當于2022年同期的93.7%;花生13.22萬公頃,相當于2022年同期的96.3%;蔬菜和豆類87.08萬公頃,相當于2022年同期的100.7%。
由于天氣持續炎熱,林業生產面臨困難但是一些領域仍保持增長態勢,如:散植林業作物數量達5210萬棵,增長4.9%;木材產量達1050萬立方米,增長2.8%。但是,森林受損面積仍然較高,達1348.8公頃,較2022年同期增長92.8%,其中森林砍伐面積715.5公頃,增長9.3%,森林燒毀面積為633.3公頃,增加13倍。
養殖業和水產業發展前景廣闊
養殖業較為穩定,生豬和家禽養殖業復蘇。截至2023年7月底全國生豬的數量同比增長2.8%、黃牛數量增長0.8%、家禽總數增長2.1%。
關于水產領域,2023年7月水產品產量約82.31萬噸,同比增長2.6%。其中,7月份養殖水產品產量約47.47萬噸,增長3.4%;捕撈水產品產量約34.84萬噸,增長1.6%。2023年7個月累計水產品產量約509.36萬噸,較2022年同期增長1.9%,包括:魚類366.96萬噸,增長1.7%;其他水產品達75.1萬噸,增長1.3%。
據越南水產品加工與出口協會(VASEP)的預測,由于美國、歐洲、中國等重要市場的庫存水產品大幅下降,使進口需求增加,對這些市場的水產品出口未來可能會復蘇。因此,要確保高質量的水產供應以滿足出口訂單。
然而,年底蝦產業也面臨一定的困難,如九龍江三角洲地區氣候變化和干旱難以預料導致疾病爆發危機。而種苗不能主動,主要依賴于進口和自然開采的,很難掌握質量;養殖區基礎設施不滿足要求,水利系統有限,對環境管理造成困難,增加蝦類感染疾病的可能性。
此外,減輕環境不利影響的預測工作欠佳。據水產局,年底幾個月提出的措施就是維持生產,穩注養殖戶的心態,不要過于猛烈收獲;養殖技術要符合于當前的條件和背景,如可降低飼養密度,收獲規格大以及減少中間成本、飼料和原料成本的措施相結合;在九龍江三角洲地區實現粗放養殖和集約養殖平衡。
長期而言,要管控好養殖條件,鼓勵按照越南良好農業規范(VietGAP)和全球良好農業操作規范標準(GlobalGAP)生產;在各集中產區進行環境監測和提早預警;以合作形式及價值鏈合作聯動的方式重組生產。(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