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8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印發了《盲盒經營行為規范指引(試行)》,為盲盒經營行為劃出了“紅線”。近期,“剩菜”ד盲盒”,作為一種新興的經營方式,吸引了許多消費者的關注。
所謂“剩菜盲盒”,是指餐飲單位將當日未銷售完的制售類食品,以隨機搭配成“盲盒”形式售賣給消費者的食品經營模式。它不僅契合年輕人所推崇的“低碳環保”的價值理念,還有助于商家去庫存、降成本,但“舌尖上的風險”不容忽視。
為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近日,北京市東城區市場監管局對餐飲環節盲盒經營行為加強監管,規范“剩菜盲盒”經營,防控以盲盒形式銷售餐飲食品帶來的食品安全風險。
一是加強宣傳提示。督促經營“剩菜盲盒”的餐飲服務提供者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盲盒”中搭配的食品宜為食品安全風險相同的同類品種,食品安全風險不同或者儲存銷售條件要求不同的多個品種不宜混搭。對消費者履行告知義務,保證消費者在購買前知曉所購買產品的信息,并提示消費者盡快食用。
二是加強監督檢查。重點檢查“盲盒”食品的銷售種類、感官性狀、貯存條件,要求商家在盲盒外包裝以顯著方式注明食品種類、加工制作時間、最佳食用時間、保存條件和食用方式等相關必要信息,在銷售前應對食品的感官性狀進行檢查,夏季溫濕度高,應避免將高危易腐食品作為盲盒售賣。
三是及時處理投訴舉報。對于消費者購買“剩菜盲盒”時產生的投訴舉報,東城市場監管局將及時調查處置,強化食品安全風險防控。
在此,東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提示廣大消費者,購買“剩菜盲盒”注意以下事項:
一、注意食品種類
盲盒的屬性決定了其商品不可親身觀察、不可選擇等特點。與正常購買食品相比,消費者購買“剩菜盲盒”前無法直接觀察商品,也不能完全根據自己的喜好和數量來選擇食品,如果買到了不符合自身口味的食品,反而有可能造成食品浪費。對于有飲食忌口要求的消費者,選擇“剩菜盲盒”需謹慎。
二、注意貯存環境
現在正值潮熱酷暑,“上蒸下煮”的氣候環境易導致食品腐敗變質,食品貯存條件影響食品安全。乳制品、肉制品等食品富含營養物質,在高溫高濕條件極易腐敗霉變,加之“剩菜盲盒”通常取貨時間較晚,延長了成品貯存時間,更增添了安全隱患。
三、注意商家信譽
消費者應從實際需求出發,理性對待“盲盒”銷售,選擇信譽高和口碑好的商家購買“剩菜盲盒”,避免購買來路不明的食品。另外,消費者在購買“剩菜盲盒”時要注意留存消費憑證,在食用前仔細檢查食品包裝是否完整,如果發現食品感官性狀異常,不要進食,妥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