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受臺風“杜蘇芮”影響,華北、黃淮等地出現極端降雨過程,引發洪澇和地質災害,造成北京、河北等地重大人員傷亡,鶴壁市部分地區受到影響。為切實做好防汛救災期間餐飲食品安全監管工作,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現提示如下:
一、食品監管部門汛期食品安全風險提示
1.落實餐飲服務環節食品安全“兩個責任”。加強對餐
飲服務領域分類指導,針對不同業態、不同規模,指導企業落實主體責任,建立符合實際的風險管控清單,依法配齊食品安全總監和食品安全員,將“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深度嵌入企業日常管理。
2.構建包保督導與日常監管銜接機制。將日常檢查、監督抽檢、輿情核查發現的食品安全問題和隱患等及時通報相關包保干部,推動包保干部將有關問題和隱患作為督導檢查重點內容,共同防范食品經營環節風險隱患。
3.加強應急值守和宣傳教育。嚴格執行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一旦發生食品安全突發事件,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迅速查明原因,做好處置工作。教育引導受災地區群眾提高食品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不食用死因不明畜禽和來歷不明食品,不隨意采食野生蘑菇、野菜等,預防和減少食品安全事故的發生。
二、餐飲服務單位汛期食品安全風險提示
1.做好汛期食品安全自查。落實“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等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機制,全面檢查經營場所通風、防潮、防淋雨、防積水措施,排除安全隱患。及時清理受積水污染的食品,嚴禁受污染食品流入市場。
2.嚴格落實進貨查驗、記錄制度。落實食品原料采購索證索票和進貨查驗制度,確保食品原料來源安全可靠可追溯,防止不合格食品和其他禁止經營的食品進入餐飲服務環節。嚴禁購買被積水浸泡過的食品原材料。
3.加強全環節過程管控。冷藏冷凍設備要定期清潔、維護,建立并執行冷藏冷凍食品全程溫度記錄制度。不使用受積水污染、霉變的食品原料及未經清洗消毒的受積水浸泡的設備、設施、器具、包裝材料加工制作食品。
三、消費者汛期食品安全風險提示
1.合理選購食品。選擇資質齊全、食品貯存條件較好的正規商場、超市和市場購買食品,認真查看食品標簽標識、質量情況,選擇包裝完整、狀態正常、在保質期內的食品。不隨意購買或采食野生蘑菇、野菜和野果,避免食物中毒。
2.科學加工烹飪食品。保持廚房環境、用具和個人衛生。加工制作食品時要燒熟煮透,盡量少吃涼拌菜,冷葷類食品和生食動物性食品。不直接使用未經處理的地表水、雨水清洗食品原料、瓜果、蔬菜和餐具。不食用積水浸泡過的食品。不喝生水,飲用白開水或符合衛生標準的瓶裝水、桶裝水。
3.合理存放食物。食物避免放在陰暗潮濕的地方,存放時應加蓋,做到防塵、防蠅、防蟲、防鼠。所有熟食和易腐爛的食物應及時冰箱冷藏,不宜儲存過久,熟食一般在室溫下存放不宜超過兩小時。如有剩飯剩菜,應及時分類冷藏保存,再次食用時務必徹底加熱。
稿源:餐飲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