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對許多市場的水產品出口仍實現兩位數下跌,但下降幅度已經放緩,水產品出口商已準備好在今年最后幾個月加速出口。
黑暗畫卷中的一縷光線
據越南水產加工與出口協會(VASEP)預計,截至2023年7月,越南水產品出口額將達近50億美元,較2022年同期下降25%。其中,降幅最大的仍是查魚,同比下降36%,蝦和金槍魚同比下降27%。2023年7月,水產品出口額預計為8.3億美元,比2022年同期下降11%。其中蝦類出口額同比下降10%、約為3.45億美元,查魚出口額為1.5億美元,同比下降20%,金槍魚略有下降 3%,其他魚類下降 12%。從市場來看,復蘇信號最明顯的是中國市場,2023年7月同比增長45%,達近1.8億美元。對其他主要市場的出口仍比2022年7月低5%-40%。
越南水產加工與出口協會秘書長張廷槐表示,2023年上半年水產品出口額與2019年持平,但與去年相比減少了18億美元以上。然而,在當前困難的背景下,企業也不應該過于悲觀,必須接受現實的市場形勢,讓自己有時間做好準備,鞏固獲得充足的信息,更好地為未來機會做好準備。
從商業角度來看,圣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胡國力表示,蝦類行業的出口額幾十年來實現良好增長,2022年已升至40多億美元。今年蝦類加工企業的困難既有客觀的,也有主觀的。客觀上由于通貨膨脹和世界經濟衰退導致需求大幅減少,而印度、厄瓜多爾供應增加,造成供需失衡,導致蝦價下跌。
至于主觀原因,蝦類養殖病害相當嚴重,導致越南蝦類養殖成本增加,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難,客觀和主觀原因結合給蝦類業帶來巨大的挑戰。
正如VASEP預測的那樣,當前的現實是水產品出口正在復蘇,盡管速度緩慢,希望在今年最后幾個月會更好。水產品出口形勢出現不少亮點,比如產量逐月增加,各市場開始出現解決庫存信號。與此同時,年底節日將增加對水產品的需求。更重要的是,中國市場的消費能力越來越強。希望今年的最后幾個月會更加可觀。
發揮深加工優勢
越南農業與農村發展部農產品加工質量與市場發展局副局長黎清和在分享出口蝦類生產和加工環節時表示,全國共有374家滿足出口到100多個市場條件、年產量為170萬噸原料蝦的蝦類專業化和聯合化企業,主要集中在南中部省份、湄公河三角洲省份。這就是該重點出口行業的優勢。
胡國力先生在評估加工環節時表示,蝦業的優勢在于良好的蝦類養殖水平,尤其是大蝦。然而,由于其他國家正在集中于越南的這一優勢,大蝦的價格正在大幅下跌,跌幅超過三分之一。胡國力先分享說:“特別重要的一個亮點是,越南企業的蝦加工水平是其他國家中最高的,越南的深加工水平非常好。因此,在大細分市場中,越南產品占有最大的市場份額。然而,競爭對手也在想方設法與越南企業的這款產品競爭,所以無論如何必須有一個產品策略,以便邁出更大一步并賣個好價錢。”
水產品出口畫卷呈現了亮點,但專家表示,企業需要做好充分準備,在市場復蘇時加速出口。首先,對于出口,最大的關注點是原材料,如何在市場復蘇時有足夠的加工材料。其次,有關市場方面,繼續與進口商保持密切聯系,保持需求大的市場以推動出口。對水產品行業來說,目前最關注的是中國市場,這是水產品出口的重要市場。2023年前6個月,越南對中國和中國香港市場的蝦出口降幅不到總體降幅的一半,達2.8億美元,比2022年同期下降15.7%。第三,通過國際認證不斷鞏固產品標準和質量。
此外,企業還需要盤算市場策略,積極實現對接,考慮朝著深度和綠色經濟的方向發展,生產滿足全球消費者需求的產品。此外,眼前,企業須著力做好準備,立即應對當前的新趨勢,即環境、社會和治理,以進入世界競爭環境。
根據VASEP的預測,2023年最后幾個月,通貨膨脹、存貨量將趨于下降,年底假期的需求將增加,這將有助于越南水產品特別是蝦類產品的出口量將回升。預計8月起至年底,中國從越南的進口需求將再次增加,服務于中秋、國慶、年底節日。今年水產品出口有望達90億美元的目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