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政協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第03206號 (農業水利類278號)提案答復的函摘要
張雪樵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推動大水面生態養殖漁業健康發展的提案》收悉。經商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水利部,現答復如下:
一、關于科學開展大水面生態漁業走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道路
我部高度重視大水面生態漁業發展有關工作,近年來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一是持續出臺政策文件。2019年,經國務院同意,我部與生態環境部、自然資源部等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快推進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的若干意見》,鼓勵在湖泊水庫發展不投餌濾食性、草食性魚類等增養殖,實現以漁控草、以漁抑藻、以漁凈水。我部與生態環境部、國家林草局聯合印發《關于推進大水面生態漁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推動大水面生態漁業走水域生態保護和漁業生產相協調的高質量綠色發展道路。2021年,我部出臺《長江水生生物保護管理規定》,提出在長江流域發展大水面生態漁業應當科學規劃,按照“一水一策”原則合理選擇大水面生態漁業發展方式。二是科學規劃發展空間。近年來,我部指導各地認真編制發布養殖水域灘涂規劃,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及5個計劃單列市、351個設區市和1572個縣(市、區)人民政府已發布實施養殖水域灘涂規劃,明確了大水面生態漁業發展空間。三是加強標準制修訂。2020年,我部推動出臺《大水面增養殖容量計算方法》行業標準。2023年,我部組織研究修訂《淡水網箱養魚 通用技術要求》等行業標準,推動標準化生產。
下一步,我部將積極推動建立大水面生態漁業“一水一策”制度,研究出臺生態增殖和生態調控相關管理辦法,建立健全相關標準體系,促進大水面生態漁業高質量發展。
二、關于建立跨部門協調聯動機制,為推動大水面漁業提供法律政策支持
生態環境部積極建立完善大水面生態漁業的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在規劃環評方面,推動漁業等農業產業發展相關規劃依法依規開展環境影響評價,嚴格生態環境準入,推動農業產業健康發展;在建設項目環評方面,持續完善和簡化項目環評管理,印發《生態環境部審批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建設項目目錄(2019年本)》,明確內陸漁業養殖項目由地方生態環境部門負責審批,印發《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2021年版)》,明確內陸漁業養殖項目僅網箱、圍網投餌養殖以及環境敏感區的要編制環境影響報告表,其他類型編制登記表。建立完善相關標準制度,組織制訂《地方水產養殖業水污染物排放控制標準制訂技術導則》,針對不同的水產養殖類型,明確分類管控方式,細化相應控制要求。2022年,我部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農業農村減排固碳實施方案》,提出實施漁業減排增匯行動,通過發展大水面生態漁業等生態健康養殖模式,積極推動漁業綠色發展。
下一步,我部將會同有關部門推動科學制定大水面生態漁業發展有關法律和政策要求,指導地方在保護好生態環境的前提下,科學發展大水面生態漁業。
感謝您對我部工作的關心,希望繼續對三農工作給予支持。
農業農村部
2023年8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