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國標實施
向茶葉過度包裝說“不”!
GB 23350-2021 《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 食品和化妝品》于2023年9月1日正式實施。近日,市場監管總局等六部門聯合印發《茶葉過度包裝專項治理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重點針對茶葉過度包裝現象和問題,進行專項治理工作部署。
該標準屬于
強制性國家標準
適用于以下茶葉及相關制品的銷售包裝
《茶葉生產許可分類目錄》——茶葉及相關制品
包括:
1401 茶葉(綠茶、紅茶、烏龍茶、白茶、黃茶、黑茶、花茶、袋泡茶、緊壓茶)
1402 茶制品(茶粉、固態速溶茶、茶濃縮液、茶膏、調味茶制品、其他茶制品)
1403調味茶(加料調味茶、加香調味茶、混合調味茶、袋泡調味茶、緊壓調味茶)
1404代用茶(葉類代用茶、花類代用茶、果實類代用茶、根莖類代用茶、混合類代用茶、袋泡代用茶、緊壓代用茶)
需要注意的是
這一標準適用于
食品和化妝品的銷售包裝
不適用于贈品或非賣品
思明
為企業重點商品包裝再把脈 思明區市場監管局在前期專項整治基礎上,積極走進轄區企業,檢查規范茶葉等重點商品包裝。 檢查結果如何? 思明區市場監管局依據新國標及第1號修改單要求,對商品的包裝空隙率、包裝層數及包裝成本三要素進行現場測算,結果均符合標準。 位于湖濱北路的一茶莊,今年5月,該店因銷售一款茶葉禮盒包裝空隙率超過75%的限量標準,被執法人員責令改正。執法人員指導經營者及時對店內不同規格的茶葉禮盒進行全面排查,將過度包裝商品及時退回給生產商共同整改。 近日,執法人員再次上門時發現,該品牌的大部分茶葉禮盒已經“瘦身”成功,過渡期內尚未銷售完畢的舊版禮盒并未上架銷售。 本次走訪中,經營者對新國標第2號修改單征求意見內容提出疑問,執法人員結合其所銷售的茶葉種類,從商品必要空間系數、包裝層數判定、商品總質量與內裝物質量比率等方面給予相應解答。 經營者表示將盡早落實有關舉措,同時感謝市場監管部門的及時幫扶引導。
翔安
查處過度包裝茶葉的行為 翔安區市場監管局對轄區茶葉店開展“茶葉過度包裝”專項治理行動,重點強化茶葉銷售環節監管執法,遏制茶葉過度包裝行為,營造綠色低碳的市場消費環境。 檢查結果如何? 執法人員發現商家銷售的大部分茶葉符合規定要求,但有3家茶葉店銷售的部分茶葉空隙率不符合GB 23350-2021《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 食品和化妝品》規定,執法人員當場責令商家改正,立即下架上述過度包裝的茶葉。 如何判定茶葉過度包裝? 限制要求包括包裝層數、包裝成本和包裝空隙率,這三項內容中,有任何一項不符合標準的規定,則判定該商品的包裝為過度包裝。 包裝層數要求: 茶葉包裝層數不得超過4層。包裝層數以直接接觸內裝物的包裝為第一層,從內到外依次類推。緊貼銷售包裝外且厚度低于0.03 mm的薄膜不計算在內。 包裝成本要求: 除直接與內裝物接觸的包裝之外,所有包裝的成本不超過產品銷售價格的20%。 包裝空隙率要求: 表1食品和化妝品包裝空隙率
注:商品的形態不同,一般來說固態產品的單位是g;液態產品的單位是mL。 對于一層包裝茶葉產品,不需要計算空隙率,層數也小于4層,成本不需要計算,因此一層包裝產品一定符合標準要求。 消費者如何辨識? 消費者在購買茶葉時可以通過“一看、二問、三算”來進行辨識。 01.看 看商品外包裝的豪華程度,包裝材料是否昂貴; 02.問 在不能拆開商品外包裝的情況下,消費者可以向商家詢問商品包裝層數; 03.算 測量或估算外包裝的體積。 市場監管部門呼吁廣大消費者 選購茶葉時不看“顏值”看質量,拒絕過度包裝,樹立科學理性的消費觀,弘揚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杜絕鋪張浪費,如發現茶葉明顯過度包裝現象,請及時撥打12315舉報。 信息來源:思明區局、翔安區局
為企業重點商品包裝再把脈 思明區市場監管局在前期專項整治基礎上,積極走進轄區企業,檢查規范茶葉等重點商品包裝。 檢查結果如何? 思明區市場監管局依據新國標及第1號修改單要求,對商品的包裝空隙率、包裝層數及包裝成本三要素進行現場測算,結果均符合標準。 位于湖濱北路的一茶莊,今年5月,該店因銷售一款茶葉禮盒包裝空隙率超過75%的限量標準,被執法人員責令改正。執法人員指導經營者及時對店內不同規格的茶葉禮盒進行全面排查,將過度包裝商品及時退回給生產商共同整改。 近日,執法人員再次上門時發現,該品牌的大部分茶葉禮盒已經“瘦身”成功,過渡期內尚未銷售完畢的舊版禮盒并未上架銷售。 本次走訪中,經營者對新國標第2號修改單征求意見內容提出疑問,執法人員結合其所銷售的茶葉種類,從商品必要空間系數、包裝層數判定、商品總質量與內裝物質量比率等方面給予相應解答。 經營者表示將盡早落實有關舉措,同時感謝市場監管部門的及時幫扶引導。
翔安
查處過度包裝茶葉的行為 翔安區市場監管局對轄區茶葉店開展“茶葉過度包裝”專項治理行動,重點強化茶葉銷售環節監管執法,遏制茶葉過度包裝行為,營造綠色低碳的市場消費環境。 檢查結果如何? 執法人員發現商家銷售的大部分茶葉符合規定要求,但有3家茶葉店銷售的部分茶葉空隙率不符合GB 23350-2021《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 食品和化妝品》規定,執法人員當場責令商家改正,立即下架上述過度包裝的茶葉。 如何判定茶葉過度包裝? 限制要求包括包裝層數、包裝成本和包裝空隙率,這三項內容中,有任何一項不符合標準的規定,則判定該商品的包裝為過度包裝。 包裝層數要求: 茶葉包裝層數不得超過4層。包裝層數以直接接觸內裝物的包裝為第一層,從內到外依次類推。緊貼銷售包裝外且厚度低于0.03 mm的薄膜不計算在內。 包裝成本要求: 除直接與內裝物接觸的包裝之外,所有包裝的成本不超過產品銷售價格的20%。 包裝空隙率要求: 表1食品和化妝品包裝空隙率
注:商品的形態不同,一般來說固態產品的單位是g;液態產品的單位是mL。 對于一層包裝茶葉產品,不需要計算空隙率,層數也小于4層,成本不需要計算,因此一層包裝產品一定符合標準要求。 消費者如何辨識? 消費者在購買茶葉時可以通過“一看、二問、三算”來進行辨識。 01.看 看商品外包裝的豪華程度,包裝材料是否昂貴; 02.問 在不能拆開商品外包裝的情況下,消費者可以向商家詢問商品包裝層數; 03.算 測量或估算外包裝的體積。 市場監管部門呼吁廣大消費者 選購茶葉時不看“顏值”看質量,拒絕過度包裝,樹立科學理性的消費觀,弘揚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杜絕鋪張浪費,如發現茶葉明顯過度包裝現象,請及時撥打12315舉報。 信息來源:思明區局、翔安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