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商務部消息,大米出口不會暫停,將繼續審批新出口許可證。不過9月1日開始,大米出口必須100%存有出口所需大米或米制品,才會批復大米出口許可證。
為防止投機商人儲存大米,炒作拉升米價,將以倉庫申辦注冊證方式批準出口許可證。即出口商手中,必須100%存有出口所需大米或米制品,才會審批出口許可證。此舉是為保障國內米價穩定,避免投機商儲存大米炒作拉升米價。
據稱,今年大米稻谷行業出現很多異常現象,手中有大量資金的投機商為賺取差價,大量收購大米稻谷儲存。投機商們為了拉升國內米價,獲取比正常應得利潤更高的利潤比,而控制大米銷售量,炒作拉升大米和稻谷價格。
由此,緬甸大米稻谷總協會規定,8月28日起,大米交易站,需以不能高于瑞保博山大米1袋125000緬幣,伊洛瓦底博山大米1袋90000-100000緬幣,90天大米1袋72000緬幣的價格出售。不過,外部大米市場上瑞保博山大米仍然為1袋145000-160000緬幣,伊洛瓦底博山1袋110000-130000緬幣,糙米(額盛,席雅雷)1袋70000-84000緬幣。
今財年內,大米出口的目標收入為10億美元,大米出口數據顯示,4月至7月份,只對外出口大米320000噸左右,獲1.38億美元。
緬甸商務部表示,緬甸每年產出稻谷13億多籮,大米產出1250萬噸左右,其中國內食用量為1000萬噸左右,然后剩余產量進行出口賺取外匯。
2022年雨季稻開始上市的10月份至2023年8月,對外出口了大米92.8萬噸,截至2023年8月21日,緬甸國內大米存量還有344.9萬噸,今年雨季稻上市前3個月內,緬甸國內食用需求量為237.1萬噸,因此還余107.7萬噸能正常進行出口,所以決定不暫停出口,但對于出口也將嚴格審查,只有出口商100%已經在手中備好貨,才會審批出口許可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