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阿根廷《號角報》3月30日報道,隨著俄烏舉行第五輪和談,全球主要糧價開始“降溫”。芝加哥商品交易所3月29日小麥價格下跌4.04%,收于372.7美元/噸;大豆最新合約價下跌1.27%,至603.7美元/噸;玉米合約價下跌2.97%,至285.9美元/噸。專業人士分析稱,南美洲國家糧食收獲與入市對平穩國際市場也起到了積極作用。
2. 3月29日,澳大利亞政府發布2022/23年度預算,農漁林業的投資預算超過6億澳元。澳農業部長利特普勞德表示,為支持澳農業部門到2030年實現1000億澳元的產業戰略目標,澳聯邦政府將通過“簡化貿易體系”、“加強生物安全”等一系列措施,讓更多農民從產品出口中獲益,持續推動農業行業繁榮發展。
3. 巴西政府3月30日宣布,現任巴農業、畜牧業和食品供應部部長克里斯蒂娜將競選南馬托格羅索州參議員,其副手馬科斯·蒙特斯將接任部長一職。蒙特斯曾出任過國會議員和烏貝拉巴市市長。
4. 3月30日,俄羅斯農業部長帕特魯舍夫表示,目前全俄20個地區已開始春播工作,春季作物播種面積57.8萬公頃,冬季作物追肥面積超600萬公頃。谷物種子的供應量很充足,燃料和潤滑油供應情況也總體穩定。
5. 為實現2030年減排目標,加拿大政府宣布投資91億加元實施減排計劃。其中,與農業相關投資合計10.5億加元。一是助力“農場氣候行動”,加大對關鍵項目支持力度并延長實施時間;二是擴大“農業清潔技術計劃”覆蓋范圍;三是投資 “彈性農業景觀”計劃,提高農業對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四是資助基礎研究、改進農業推廣服務。
6. 3月30日,英國農業大臣尤斯蒂斯宣布政府將施行一系列措施,以應對化肥價格上漲。一是將尿素禁用時長推遲一年;二是鼓勵農民使用固氮豆類和三葉草作為化肥替代品;三是允許農民在秋季使用有機肥;四是由農業、漁業和食品部部長普倫蒂斯牽頭,舉辦化肥圓桌會議,研究制定化肥供應鏈穩定措施,并尋求替代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