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曼谷郵報9月15日報道,據匯豐控股有限公司稱,由于大米(亞洲的主食)價格自2008年以來飆升幅度最大,不斷上漲的食品價格可能會成為泰國央行試圖抑制通脹的另一個擔憂。
作為全球基準的泰國大米出口價格躍升至每噸600美元以上,同比增長近50%。與西紅柿和洋蔥不同,由于收獲周期較短,西紅柿和洋蔥價格往往會在飆升后迅速恢復正常,而大米價格可以在更長時間內保持高位。
報告顯示,在過去25年里,全球大米進口占消費的比例大約翻了一番,自2008年糧食價格恐慌以來,這一比例上升了約4個百分點。在世界許多地區,不穩定的降雨和干旱阻礙了作物生長,減少了供應,推高了成本。最大的大米出口國印度對海外出口實施了限制,以控制國內價格,這進一步限制了全球供應。
馬來西亞和菲律賓是最依賴大米進口的兩個亞洲經濟體,其次是韓國和中國臺灣。印尼等其他經濟體也面臨風險。中國香港和新加坡的大米全部進口,不過考慮到它們的購買力,它們可以很容易地獲得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