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 秋風徐徐,盈月高懸,中秋佳節即將來臨。中秋月餅,作為中秋傳統的象征,它不僅是一種美味的享受,更是凝結著人們滿滿的思念和祝福。為了保護廣大消費者利益,市場監管部門紛紛加大了月餅的抽檢力度。收集匯總了近三年國家、各省及直轄市、地級市市場監管部門發布的月餅抽檢信息,經統計分析形成報告,從月餅抽檢總體情況、月餅抽檢不合格項目、月餅各抽檢環節統計三個方面進行分析。
一、月餅抽檢總體情況
2020年1月1日至2023年9月27日,國家、各省及直轄市、地級市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共抽檢月餅產品58620批次,其中合格58070批次,不合格550批次,合格率為99.06%。
從抽檢量來看,2021年國家、各省及直轄市、地級市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抽檢的月餅產品總量最多,其次為2020年。從抽檢合格率來看各年度月餅抽檢合格率變化較為平穩,沒有太大的波動。抽檢數量與抽檢合格率趨勢詳見圖1。
圖1 月餅產品抽檢量及合格率趨勢 二、月餅產品不合格因素 根據月餅抽檢數據分析,造成月餅產品不合格的因素主要包括違規使用食品添加劑、質量指標不合格、微生物超標和標簽不規范。詳細占比見圖2。
圖2 月餅產品不合格因素占比 其中,菌落總數超標、酸價不合格、脫氫乙酸及其鈉鹽超標、防腐劑各自用量占最大使用量比例之和超1、過氧化值不合格等問題是造成月餅不合格的主要原因。詳情見圖3。
圖3 月餅產品具體不合格原因統計 三、主要不合格項目分析
1、菌落總數 菌落總數超標的月餅產品共計112批次,占總不合格的18.89%。菌落總數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標,反映食品在生產過程中的衛生狀況。《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糕點、面包》(GB 7099-2015)中規定,月餅同一批次產品5個樣品的菌落總數檢測結果均不得超過105CFU/g,且最多允許2個樣品的檢測結果超過104CFU/g。月餅中菌落總數超標的原因,可能是企業未按要求嚴格控制生產加工過程中的衛生條件,也可能與產品包裝密封不嚴或儲運條件不當等有關。 2、酸價 酸價超標的月餅產品共計108批次,占總不合格的18.12%。酸價,又稱酸值,主要反映食品中的油脂酸敗程度。酸價超標會導致食品有哈喇味,超標嚴重時所產生的醛、酮、酸會破壞脂溶性維生素,導致腸胃不適。《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糕點、面包》(GB 7099—2015)中規定,月餅中酸價的最大限量值為5mg/g。月餅中酸價(以脂肪計)檢測值超標的原因,可能是企業原料采購把關不嚴,也可能是生產工藝不達標,還可能與產品儲藏條件不當有關。 3、脫氫乙酸及其鈉鹽(以脫氫乙酸計) 違規使用脫氫乙酸及其鈉鹽的月餅產品共計103批次,占總不合格的17.37%。脫氫乙酸及其鈉鹽作為一種廣譜食品防腐劑,對霉菌和酵母菌的抑制能力強。《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中規定,月餅中脫氫乙酸及其鈉鹽最大使用量為0.5g/kg。月餅中脫氫乙酸及其鈉鹽檢測值超標的原因,可能是生產企業為防止月餅腐敗變質超限量使用了該防腐劑,也可能是添加過程中使用計量工具不準而造成了添加過量。 四、不合格月餅抽檢環節分析 針對國家、各省及直轄市、地級市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公布的550批次不合格樣品進行統計分析,2020年1月1日-2023年9月27日抽檢的月餅涉及餐飲環節、生產環節和流通環節3個環節。從各抽檢環節來看,流通環節抽檢不合格批次最多,為365批次(其中包括網絡抽檢1批次),占總不合格批次的66.36%。各環節抽檢不合格占比見圖4。
圖4 月餅各抽檢環節不合格批次統計 五、不合格月餅生產省份分析 從不合格月餅生產省份來看,廣東省抽檢的不合格月餅數量最多,為80批次;其次為廣西和安徽,分別為68和42批次。各生產省份抽檢不合格批次詳見圖5。
圖5 各生產省份抽檢不合格批次統計 六、提醒消費者在選購月餅時應注意以下幾方面 1、選擇正規渠道和產品。建議廣大消費者通過正規渠道購買月餅,購買時注意查看月餅產品的外包裝是否完整、清潔,同時查看SC編號、主要成分、生產日期和保質期等。如果是散裝月餅,還要注意查看月餅色澤、形狀、氣味等。 2、理性消費別浪費。倡導廣大消費者理性消費、杜絕浪費。消費者應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購買,不要輕信廣告,對“打折”“促銷”“保健”“無糖”等概念要警惕。謹慎選擇“網紅”直播帶貨等形式銷售的各類月餅。 3、按規定儲存條件存放,適量食用。月餅保質期一般在45~60天左右;當氣溫超過30℃,存放時間一般不宜超過7天。提醒廣大消費者在保質期限內食用。 4、注意保留相關憑據。提醒廣大消費者在購買月餅時保留好相關的原始票據和有關憑證,網購月餅注意保留聊天記錄、交易記錄等,一旦發生消費糾紛時可作為維權依據。
圖1 月餅產品抽檢量及合格率趨勢 二、月餅產品不合格因素 根據月餅抽檢數據分析,造成月餅產品不合格的因素主要包括違規使用食品添加劑、質量指標不合格、微生物超標和標簽不規范。詳細占比見圖2。
圖2 月餅產品不合格因素占比 其中,菌落總數超標、酸價不合格、脫氫乙酸及其鈉鹽超標、防腐劑各自用量占最大使用量比例之和超1、過氧化值不合格等問題是造成月餅不合格的主要原因。詳情見圖3。
圖3 月餅產品具體不合格原因統計 三、主要不合格項目分析
1、菌落總數 菌落總數超標的月餅產品共計112批次,占總不合格的18.89%。菌落總數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標,反映食品在生產過程中的衛生狀況。《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糕點、面包》(GB 7099-2015)中規定,月餅同一批次產品5個樣品的菌落總數檢測結果均不得超過105CFU/g,且最多允許2個樣品的檢測結果超過104CFU/g。月餅中菌落總數超標的原因,可能是企業未按要求嚴格控制生產加工過程中的衛生條件,也可能與產品包裝密封不嚴或儲運條件不當等有關。 2、酸價 酸價超標的月餅產品共計108批次,占總不合格的18.12%。酸價,又稱酸值,主要反映食品中的油脂酸敗程度。酸價超標會導致食品有哈喇味,超標嚴重時所產生的醛、酮、酸會破壞脂溶性維生素,導致腸胃不適。《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糕點、面包》(GB 7099—2015)中規定,月餅中酸價的最大限量值為5mg/g。月餅中酸價(以脂肪計)檢測值超標的原因,可能是企業原料采購把關不嚴,也可能是生產工藝不達標,還可能與產品儲藏條件不當有關。 3、脫氫乙酸及其鈉鹽(以脫氫乙酸計) 違規使用脫氫乙酸及其鈉鹽的月餅產品共計103批次,占總不合格的17.37%。脫氫乙酸及其鈉鹽作為一種廣譜食品防腐劑,對霉菌和酵母菌的抑制能力強。《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中規定,月餅中脫氫乙酸及其鈉鹽最大使用量為0.5g/kg。月餅中脫氫乙酸及其鈉鹽檢測值超標的原因,可能是生產企業為防止月餅腐敗變質超限量使用了該防腐劑,也可能是添加過程中使用計量工具不準而造成了添加過量。 四、不合格月餅抽檢環節分析 針對國家、各省及直轄市、地級市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公布的550批次不合格樣品進行統計分析,2020年1月1日-2023年9月27日抽檢的月餅涉及餐飲環節、生產環節和流通環節3個環節。從各抽檢環節來看,流通環節抽檢不合格批次最多,為365批次(其中包括網絡抽檢1批次),占總不合格批次的66.36%。各環節抽檢不合格占比見圖4。
圖4 月餅各抽檢環節不合格批次統計 五、不合格月餅生產省份分析 從不合格月餅生產省份來看,廣東省抽檢的不合格月餅數量最多,為80批次;其次為廣西和安徽,分別為68和42批次。各生產省份抽檢不合格批次詳見圖5。
圖5 各生產省份抽檢不合格批次統計 六、提醒消費者在選購月餅時應注意以下幾方面 1、選擇正規渠道和產品。建議廣大消費者通過正規渠道購買月餅,購買時注意查看月餅產品的外包裝是否完整、清潔,同時查看SC編號、主要成分、生產日期和保質期等。如果是散裝月餅,還要注意查看月餅色澤、形狀、氣味等。 2、理性消費別浪費。倡導廣大消費者理性消費、杜絕浪費。消費者應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購買,不要輕信廣告,對“打折”“促銷”“保健”“無糖”等概念要警惕。謹慎選擇“網紅”直播帶貨等形式銷售的各類月餅。 3、按規定儲存條件存放,適量食用。月餅保質期一般在45~60天左右;當氣溫超過30℃,存放時間一般不宜超過7天。提醒廣大消費者在保質期限內食用。 4、注意保留相關憑據。提醒廣大消費者在購買月餅時保留好相關的原始票據和有關憑證,網購月餅注意保留聊天記錄、交易記錄等,一旦發生消費糾紛時可作為維權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