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標簽是預包裝食品展示產品信息、供消費者合理選擇食品的重要方式。近年來隨著消費者對于營養健康食品的消費需求不斷提升,從食品標簽上獲取各類信息的意愿也與日俱增。但隨著食品標簽標示信息的增多,受標示版面的限制,部分傳統食品標簽字號難以辨認,影響了消費者閱讀食品標簽的體驗。
受國家衛生健康委食品司委托,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組織北京市衛生健康委、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和中國物品編碼中心,開展數字化標簽應用研究、行業調研、產品試點等一系列工作。目前康師傅、洽洽、旺旺、益海嘉里、蒙牛、伊利、百事、可口可樂、星巴克、飛鶴食品、達能、盒馬、鐘薛高、娃哈哈、雙匯、不凡帝、養生堂、五糧液等食品企業參與了數字化標簽試點工作。試點產品預計在年底前陸續上市,屆時消費者可通過掃描試點產品包裝上的二維碼獲取食品標簽信息。
此外,為確保數字化標簽作為食品標簽的新載體,真實準確地向消費者傳遞食品標簽信息,為食品生產經營和市場監管提供技術依據,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正在組織修訂《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GB 7718),擬明確數字化標簽的應用原則、要求和展示內容,請社會各界及時關注標準修訂進展。
以數字化技術推進食品標簽創新賦能,是滿足當前消費者不同標簽閱讀需求、與消費者開展良性互動的有效方式,也是拓展傳統紙質標簽的展示版面、契合資源節約總體要求的有效手段,更是豐富食品標簽展示方式、滿足企業的各類標簽展示需求的有效嘗試。食品評估中心將在充分凝聚共識、發揮各方優勢基礎上,進一步完善標準并應用推廣數字化標簽工作,更好地滿足我國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斷促進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