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南里奧格蘭德州(Rio Grande do Sul)農業局農牧業、可持續生產和灌溉辦公室(Seapi)4日證實,在卡西諾海灘(Praia do Cassino)水生哺乳動物海獅體內發現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病毒。
巴西南里奧格蘭德州農業局官網報道,該例疫情通報由里奧格蘭德海洋動物康復中心(Cram de Rio Grande)于9月30日發出,并由官方獸醫服務中心(SVO)負責處理。所收集樣本被送往坎皮納斯聯邦農業防御實驗室(LFDA-SP)。
這是巴西首次在海洋哺乳動物中確診該疾病。此前,秘魯、智利、阿根廷和烏拉圭都曾通報過該物種的疫情。
南里奧格蘭德州第一起疫情出現在今年5月,患者為塔伊姆保護區(Reserva do Taim)的野生鳥類(黑頸天鵝)。本次通報的是該州第二起疫情。即使出現了新的確診病例,整個州和全國的衛生狀況也并未發生改變,相關食物的消費風險也沒有提升。這是因為,該種疾病并未影響到南里奧格蘭德州的商用家禽養殖活動。
動物健康監測與防御部門(DDA)主管羅珊·科拉雷斯(Rosane Collares)表示,從發現這些動物的那一刻起,相關團隊就開展了監測工作。“烏拉圭和阿根廷近期暴發了一波強烈的禽流感疫情,位于巴西邊境的南里奧格蘭德州也受到了影響。我們將與各市政府合作,在沿海地區積極開展疫情監測和衛生教育活動。”
迄今為止,該州已經收集了10只動物的樣本,其中包括8只海獅和2只海狗。有證據表明,食物傳播(例如食用感染禽流感病毒的鳥類)是水生和半水生哺乳動物感染該類病毒的主要途徑。此外,也不能排除這些動物之間相互傳播的可能。
SVO向當地民眾發出警告,不要觸摸或接近死亡或瀕死的動物。如果發現疑似患有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動物,建議民眾立即向Seapi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