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農化網中文網報道:近日,位于巴西南部的南里奧格蘭德州和巴拉那州發現了一種新型玉米蟲害非洲葉蟬。非洲葉蟬(Leptodelphax maculigera)原生于非洲附近的島嶼,在非洲大陸和南歐國家均有發現,以玉米和小麥為食,可造成高達90%的作物損失。
蓬塔格羅薩州立大學發現其中一種葉蟬,這是南美洲首次正式記錄到這種葉蟬,其表示,該物種可能已經遍布巴西全境。
在南里奧格蘭德州,位于Cooperativa Central Gaúcha(CCGL)實驗區的合作技術網絡(RTC)監測誘捕點也對非洲葉蟬樣本進行了鑒定,其昆蟲部門表示,這些樣本是用一種利用顏色吸引昆蟲的粘性誘捕器捕獲的,與玉米飛虱(Dalbulus maidis)非常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