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碳四(C4)產業鏈的“隱形冠軍”,淄博齊翔騰達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齊翔騰達,002408)在碳三(C3)產業鏈上的布局開始兌現。
3月22日,齊翔騰達在深交所互動易上表示,公司20萬噸/年MMA項目和70萬噸/年丙烷脫氫(PDH)項目已全部建成投產。
齊翔騰達成立于2002年,2010年上市,以擴大C4產業鏈、精細化C4產品線以及開拓C3產業鏈為發展方向。在甲乙酮、順酐產品上擁有全球最高產能,已形成丁烯、異丁烯、丁烷和異丁烷組分綜合利用四條產品線,且具備全球最高水平的丁二烯生產技術。
2019年,齊翔騰達啟動第四個六年發展計劃,目標是到2025年“再造一個齊翔”,實現收入、利潤、產值翻一番。齊翔騰達董事長車成聚表示,隨著MMA、丁腈膠乳、環氧丙烷、丙烷脫氫等項目產能陸續釋放,這一目標到2023年就能實現。C3是原油或天然氣裂解過程中產生的含3個碳原子的副產品,如丙烷、丙烯、丙二烯等;C4是含4個碳原子的副產品,如丁烷、丁二烯等產品或混合物。
齊翔騰達現有全球最大甲乙酮的單套18萬噸裝置產能,占國內70%和全球50%的市場份額,未來還將繼續擴產8萬噸產能,甲乙酮總產能將達26萬噸。甲乙酮主要應用在涂料和粘合劑中,甲乙酮定位高檔溶劑型環保涂料,是丙酮、甲苯、純苯、二甲苯等溶劑的替代品。
齊翔騰達另一拳頭產品順酐產能達20萬噸/年,還有20萬噸/年順酐裝置正在擴建,預計今年上半年投產。順酐是重要的基本有機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生產潤滑油添加劑、農用化學品、涂料等近百種下游有機中間體和專用化學品。
受“限塑令”影響,順酐下游PBAT/PBS產能將迎來擴張,帶動順酐需求攀升,對順酐價格起到支撐。卓創資訊預計,未來5年,國內將新增600萬噸PBAT/PBS產能,對順酐的額外需求量在100萬噸左右。
不僅是順酐上游銷售商,齊翔騰達還可直接生產降解塑料。去年11月,齊翔騰達與天津渤化工程有限公司(天津渤化)達成合作,憑借天津渤化的技術優勢,齊翔騰達可擇機直接生產可降解塑料,獲取更高利潤空間。
除了鞏固、擴建甲乙酮和順酐兩大龍頭產品外,齊翔騰達還瞄準高附加值的精細化工,如投產丁腈膠乳產線,目前,公司20萬噸/年的MMA 項目已全部投產,且PMMA項目也正處于建設當中,投產后公司將形成“異丁烯—MMA—PMMA”的一體化產業鏈。
“吃干榨盡”C4產業鏈后,齊翔騰達“伸手”市場規模更大的C3產業鏈。
齊翔騰達先后引進美國UOP的Oleflex生產工藝、德國贏創、蒂森克虜伯共有的過氧化氫直接氧化法技術,建造了70萬噸/年PDH項目,配備的30萬噸/年環氧丙烷項目正處于設備安裝階段,投產后將形成“丙烷—丙烯—環氧丙烷”一體化產業鏈布局。
加上齊翔騰達的新增產能,我國PDH總產能達1002萬噸/年,首次突破千萬噸。
在實現“雙碳”目標背景下,圍繞“低碳、清潔”的高附加值化工生產,是行業關注的焦點,PDH是工業副產氫的一種,通過高溫催化作用將丙烷中的氫脫離生成丙烯,這一過程將副產大量高純度氫氣。
公開資料顯示,齊翔騰達現有的生產裝置副產氫氣在1-1.5萬噸/年左右。70萬噸/年PDH裝置投產后,齊翔騰達每年將新增副產氫氣約2.65萬噸。
在化工品上,齊翔騰達受“可降解塑料”、“氫氣”等行業熱點提振,在業務規模上“再造一個齊翔”未來可期。不過近日,齊翔騰達母公司雪松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雪松控股)被爆存在200億規模的逾期項目,雪松控股創始人張勁為解難題將齊翔騰達“擺上貨架”,齊翔騰達“易主”之路怎么走,或成企業后市發展隱憂。
齊翔騰達方面稱,該事件對公司生產經營、核心項目建設及市值不產生任何不利影響,公司目前經營活動一切正常。
但市場擔憂并非空穴來風。2016年,雪松控股入股齊翔騰達,張勁在雪松控股原有供應鏈業務優勢的基礎上,通過海外收購、投資碼頭倉儲等舉措,為齊翔騰達擴展了業務空間。張勁表示,要通過做大做強產業鏈和供應鏈,平抑傳統化工企業強周期性的特點。
產業鏈管理確實為齊翔騰達帶來了紅利,最新年報顯示,齊翔騰達主營構成分別是供應鏈管理64.13%;順酐類15.09%;甲乙酮類10.26%;其他主營業務9.64%;其他業務0.88%。
行業分析師表示,齊翔騰達的供應鏈優勢得益于齊翔騰達與控股股東雪松控股的協同發展效應,使得公司收入來源從單一的化工產品發展為“化工+供應鏈”的雙向驅動。
齊翔騰達業績預報顯示,公司2021年實現凈利潤23.9億元至25.56億元,同比增長145%至162%。截止3月25日收盤,齊翔騰達報收8.7元/股,年內跌超17%,總市值247.31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