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10月19日消息:在連續數年豐產后,今年巴西大豆和玉米的豐收前景可能面臨厄爾尼諾現象的威脅。這種和太平洋表面水溫過高有關的氣候現象往往導致巴西全國各地降雨量出現巨大差異。
巴西國家商品供應公司(CONAB)上周預計2023/24年度巴西將生產1.62億噸大豆,打破上年創下的歷史紀錄1.546億噸;2023/24年度巴西玉米產量預測為1.194億噸,同比下降9.5%,但仍是十年來最高收成之一。不過需要強調的是,這些預測均假設明年三月底之前的天氣條件正常,而在厄爾尼諾年份里,這種假設實現的可能性很小。
厄爾尼諾現象通常會給巴西南部地區帶來大雨,北方天氣干旱,中西部降雨分布不均。中西部也是巴西主要的大豆和玉米產區。
事實上,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已經顯現,因為南部地區降雨過多,而中西部和北部地區仍然只有零星降雨。在大豆和玉米播種本應勢頭強勁之際,有報道稱作物播種推遲。由于干旱,亞馬遜河水位已降至一個多世紀以來最低水平。
咨詢公司AgRural的數據顯示,截至10月12日,大豆播種面積達到計劃播種面積4520萬公頃的17%,同比下降7個百分點。首季玉米播種面積達到計劃播種面積2120萬公頃的41%,同比下降5個百分點。AgRural表示,由于截至10月14日當周的天氣炎熱干燥,一些州的播種步伐放慢。馬托格羅索州的部分地區有可能重播大豆。
隨著時間推移,厄爾尼諾現象可能導致馬托格羅斯、戈亞斯和南馬托格羅索等關鍵州出現降雨不均和干旱的情況,這可能會導致大豆以及玉米播種延遲,產量遭受損失。
播種延遲可能導致大豆作物容易受到極端天氣的影響,例如11月和12月的干燥高溫天氣,那時候大豆仍在生長期。只要油籽作物沒有進入生長后期,就容易受到不利天氣的影響,直接影響產量潛力。大豆播種推遲意味著收獲推后,從而導致二季玉米播種推遲。二季玉米是在每年3月至4月大豆收獲完成后立即進行的,播種和生長的理想窗口都相對較窄,因此大豆收獲延遲將意味著巴西第二季玉米面臨產量損失的風險。
在巴西,二季玉米產量非常關鍵,因為占到全國玉米總供應量的75%-78%。CONAB的數據顯示,2022-23年度二季玉米產量為1.02億噸,而玉米總產量為1.318億噸。
巴西國家氣象機構INMET稱,未來三個月的天氣預報顯示巴西將出現厄爾尼諾現象的典型模式,其中中部和北部的降雨量將會低于平均水平,而中南部降雨量可能高于平均水平。總體而言,厄爾尼諾將導致馬托皮巴等北部和東北部地區的缺水情況更為嚴重。INMET表示,巴西中部北部的不規則降雨可能會導致雨季推遲,從而降低土壤墑情。
在厄爾尼諾現象期間,巴西南部經常出現強降雨,這往往有利于大豆和首季玉米等作物的生產。但是INMET表示,除了推遲小麥等冬季作物的收獲外,南部地區的過量降雨還會加劇植物病害的嚴重程度。
最新的CONAB報告顯示,2023/24年度巴西將出口創紀錄的1.02億噸大豆。玉米出口量預計為3800萬噸,同比下降27%,但是仍然創下歷史第三高點。
但是厄爾尼諾現象可能對這些出口預測造成很大影響,因為主要大豆和玉米生產州可能會受到不規則降雨的影響。巴西中西部各州占到該國大豆和玉米貿易的大部分,而厄爾尼諾現象可能給這些州帶來干旱問題。巴西經濟部外貿秘書處的數據顯示,2022-23年度,馬托格羅索州、戈亞斯州、南馬托格羅索州和朗多尼亞州貢獻了巴西9750萬噸大豆出口量的近50%,占到2022/23年度巴西玉米總出口量量5200萬噸的73%。
由于2023/24年度巴西作物有望豐收,大豆和玉米的基差仍然面臨很大壓力。但是考慮到厄爾尼諾現象造成的天氣狀況,未來幾個月的大豆和玉米價格將會波動。如果馬托格羅斯、戈亞斯和南馬托格羅索等主要中部州的天氣仍然基本干燥,大豆和二季玉米供應可能會收緊,導致價格飆升。
在巴西南部,如果降雨量充足,正如典型的厄爾尼諾年度那樣,有助于至少部分彌補中部的部分產量損失,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穩定因素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