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組織專家組在山東省東營市黃河口鎮鹽堿地示范田,對作科所大豆新品種中黃357進行實收測產,收獲面積1.01畝,平均畝產達到319.29公斤,創造了濱海鹽堿地300公斤以上大豆高產典型。
中黃357由作科所大豆育種技術創新與新品種選育創新團隊、大豆優異基因資源發掘與創新利用團隊合作,利用耐鹽大豆種質資源,通過分子標記輔助育種聚合耐鹽和高產基因選育而成,2021-2022年參加黃淮海地區大豆聯合鑒定試驗,平均畝產較對照增產7.41%。
在遭遇持續高溫干旱的不利氣候條件下,中黃357在鹽堿地上創造了大豆高產典型,為鹽堿地大豆生產提供了優良品種。測產專家組一致認為,中黃357攜帶大豆重要基因GmSALT3,耐鹽堿,株型緊湊,適宜全程機械化作業,增產增收效果顯著。專家建議加快耐鹽堿品種的選育和栽培技術的推廣應用,為黃淮海鹽堿地大豆單產提升提供強有力的品種和技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