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過去的青島漁博會上,低迷的南美白蝦價格并不能打動中國買家,印度和厄瓜多爾出口商們沒有獲得他們預期的利潤。
按出口商的說法,當前的價格已低至一個不可持續的水平,養殖戶和加工企業都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可即便如此,中國進口商仍在討價還價。
印度出口商Highland Agro Food營銷經理Abin George告訴UCN:“我們的價格已經非常低廉,16-20只去頭蝦價格只有$7.20/kg,這個價位甚至無法與原料成本匹配,這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
Highland Agro Food產品主要出口美國、日本、韓國、越南和中國。公司在印度奧里薩邦運營一家耗資1,800萬美元的大型蝦加工廠,每天加工量約150噸,擁有約 1,200名員工。
George稱,盡管出口已不怎么盈利,公司還是保持著中國業務,維持著工廠的生產。
另一家印度出口商Cofoods負責人告訴UCN,過去兩年中國業務一直在虧損,但放棄中國市場并不是一個選項。
“我們不能讓公司的運營停滯,即便是虧損,我們也要堅持下去,希望再等一兩年情況能夠好轉。”他說。目前,Cofoods公司專注于發展利潤率較高的俄羅斯市場,占其出口額的40%。在印度,近兩年養蝦成本不斷上漲,導致許多工廠很難在中國找到機會。中國買家對61-110只小規格白蝦的購買意向逐漸升溫,而16-20只大規格產品正漸漸淡出市場。
厄瓜多爾出口商Promarosa經理Sebastian Cardenas告訴UCN,30/40規格帶頭帶殼蝦價格比去年下跌了$1/kg,很多厄瓜多爾養殖場剛進行了技術投資,就遇到了價格崩盤,這讓人感到非常受傷。
“我們也很艱難,我們剛投資修建了冷庫,現在的價格對我們的利潤沒有任何幫助。青島展會上,我們30、40規格的報價是$4.60/kg、4.20/kg,但有中國買家希望我們能繼續降價,要求折扣多達$0.30/kg。不得不承認,買家和賣家之間存在巨大鴻溝。”Cardenas說。
厄瓜多爾出口商Songa(南美蝦皇)一位高管稱,“中國人購買了大量白蝦,很多人抱怨價格太低,但卻沒有考慮到他們一直在購買并消費。盡管價格低,但消費量是很大的。市場可能需要長達六個月的時間來恢復,明年厄瓜多爾繼續增產并非明智之舉。我從1987年開始做這個生意,從未見過價格如此之低。至于明年厄瓜多爾的產量,如果我們要給市場一點穩定性,產量就不能再增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