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有少數商家,為一己私利,渾水摸魚,想發點“疫情財”。張家港市市場監管局迅速反應,立即深入農貿市場、商場超市、米面糧油店等經營場所,開展市場價格現場檢查。
4月12日以來,市市場監管局累計出動執法人員718人次,檢查市場主體1256家次,發放提醒函153份,查處了一批涉嫌哄抬物價、價格欺詐、違反明碼標價規定的案件。
規范市場秩序,穩定市場價格,現對近階段疫情防控期間價格違法行為第一批典型案例予以公布:
01
某外賣平臺一店鋪涉嫌哄抬價格案 2022年4月14日,執法人員在某外賣平臺上發現,某店鋪銷售的香蔥價格每斤約為39.9元,香菜價格每斤約為39.9元,大蒜葉價格每斤約為44元,菠菜價格每斤約為22.2元。經查,該店鋪是于2022年4月12日起視疫情情況逐步將產品價格提高,現售價遠超市場平均價格水平。 該店鋪經營者的行為涉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第十四條第(三)項的規定,構成哄抬價格的違法行為。 02
錦豐一超市涉嫌價格欺詐案 2022年4月13日,執法人員在處理投訴舉報時發現,錦豐鎮某超市正在銷售黃瓜、大白菜、大尖椒、小米椒等蔬菜,其中大尖椒掛有促銷牌,促銷牌上寫有“促銷價7.98元/斤”,執法人員調查該超市一周內同一大尖椒的銷售價格,均低于該價格。 該超市的行為涉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第十四條第(四)項的規定,構成利用虛假的或者使人誤解的價格手段,誘騙消費者或者其他經營者與其進行交易的違法行為。 03
錦豐一超市涉嫌未明碼標價案 2022年4月13日,執法人員在處理投訴舉報時發現,錦豐鎮某超市正在銷售大米等商品,現場沒有標價簽,未公示所售大米的價格等信息。 該超市的行為涉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第十三條第一款的規定,構成未按照規定明碼標價的違法行為。 04
塘橋一超市涉嫌未明碼標價案 2022年4月13日,執法人員在開展檢查時發現,塘橋鎮某超市正在銷售黃瓜、大白菜、礦泉水等商品,現場沒有放置價格標簽,沒有公示在售商品的具體價格等內容。 該超市的行為涉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第十三條第一款的規定,構成未按照規定明碼標價的違法行為。 民之所盼,監管所向。市市場監管局將加快案件的調查處理,并持續關注疫情期間的熱點價格問題,對檢查發現的哄抬物價等違法行為,發現一起,從嚴從快查處一起。同時,歡迎社會各界積極監督,如發現有涉嫌價格違法行為,及時撥打12345或12315進行投訴舉報。
某外賣平臺一店鋪涉嫌哄抬價格案 2022年4月14日,執法人員在某外賣平臺上發現,某店鋪銷售的香蔥價格每斤約為39.9元,香菜價格每斤約為39.9元,大蒜葉價格每斤約為44元,菠菜價格每斤約為22.2元。經查,該店鋪是于2022年4月12日起視疫情情況逐步將產品價格提高,現售價遠超市場平均價格水平。 該店鋪經營者的行為涉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第十四條第(三)項的規定,構成哄抬價格的違法行為。 02
錦豐一超市涉嫌價格欺詐案 2022年4月13日,執法人員在處理投訴舉報時發現,錦豐鎮某超市正在銷售黃瓜、大白菜、大尖椒、小米椒等蔬菜,其中大尖椒掛有促銷牌,促銷牌上寫有“促銷價7.98元/斤”,執法人員調查該超市一周內同一大尖椒的銷售價格,均低于該價格。 該超市的行為涉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第十四條第(四)項的規定,構成利用虛假的或者使人誤解的價格手段,誘騙消費者或者其他經營者與其進行交易的違法行為。 03
錦豐一超市涉嫌未明碼標價案 2022年4月13日,執法人員在處理投訴舉報時發現,錦豐鎮某超市正在銷售大米等商品,現場沒有標價簽,未公示所售大米的價格等信息。 該超市的行為涉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第十三條第一款的規定,構成未按照規定明碼標價的違法行為。 04
塘橋一超市涉嫌未明碼標價案 2022年4月13日,執法人員在開展檢查時發現,塘橋鎮某超市正在銷售黃瓜、大白菜、礦泉水等商品,現場沒有放置價格標簽,沒有公示在售商品的具體價格等內容。 該超市的行為涉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第十三條第一款的規定,構成未按照規定明碼標價的違法行為。 民之所盼,監管所向。市市場監管局將加快案件的調查處理,并持續關注疫情期間的熱點價格問題,對檢查發現的哄抬物價等違法行為,發現一起,從嚴從快查處一起。同時,歡迎社會各界積極監督,如發現有涉嫌價格違法行為,及時撥打12345或12315進行投訴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