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国产成人精品视频_91国视频在线_97av免费视频_韩国日本一级片

二維碼
云推搜

掃一掃關注

當前位置: 首頁 » 產業資訊 » 食品 » 正文

2022年黑龍江省漁業產業春季形勢分析及建議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2-04-22 00:26:55    來源:云推B2B網    作者:云推小編    瀏覽次數:565    評論:0
導讀

據統計,2021年,黑龍江省水產養殖面積635萬畝,水產品總產量達到71.9萬噸,比上年增長6.6%,其中養殖產量67.6萬噸,比上年增長6.9%;漁業產值達到135.9億元,比上年增長6.8%,為全省優質動物蛋白供給做出了突出的貢獻。當前,正值漁業生產越冬后期管理及籌備春放春養的關鍵時期,為發揮科技在水產養殖生產中的重要支撐作用,助力龍江漁業高質量發展,保證優質水產品持續有效供應,特提出2022年漁業生產技術指導建議。

  漁業是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基礎。據統計,2021年,黑龍江省水產養殖面積635萬畝,水產品總產量達到71.9萬噸,比上年增長6.6%,其中養殖產量67.6萬噸,比上年增長6.9%;漁業產值達到135.9億元,比上年增長6.8%,為全省優質動物蛋白供給做出了突出的貢獻。當前,正值漁業生產越冬后期管理及籌備春放春養的關鍵時期,為發揮科技在水產養殖生產中的重要支撐作用,助力龍江漁業高質量發展,保證優質水產品持續有效供應,特提出2022年漁業生產技術指導建議。     一、2022年養殖成本預測分析     年初以來,由于原料、油料、人工等費用持續上漲,加之限產限電政策的影響,必然導致飼料、漁用獸藥等漁業養殖生產主要投入品價格上漲。據預測,飼料價格每噸上漲800-1000元,上漲幅度為15-20%;漁用獸藥價格綜合上漲幅度為10%左右;水產苗價格波動不大。以上原因將直接導致水產養殖成本增加15%-20%。?     二、2022年春季水產養殖技術建議     (一)做好魚類越冬后期的管理     隨著氣溫逐漸回升,各生產單位和養殖業戶應重視和加強兩方面工作。一是做好越冬水體的水質管控工作。注重水體溶氧變化,防止水質突變,引起死魚,避免不必要的經濟損失。二是做好越冬后期安全管理工作。加強融冰期的冰面管護工作,避免因行人、車輛違規通行引發的事故及造成的財產損失。     (二)做好漁需物資準備工作     提前謀劃生產計劃、制定風險管控預案并對接漁需物資采購事宜,為春放春養做好準備。     一是苗種采購。我省鰱、鳙、草魚水花主要依賴外省購入,鯉、鯽水花主要是省內繁育;成魚養殖所需春片魚種90%以上來自本土供應。培育扣蟹所需蟹苗(大眼幼體)目前全部需要從省外購進,省總站與盤錦光合蟹業、省漁協與太湖湖八仙有戰略供種協議;成蟹養殖所需扣蟹主要從遼寧盤錦購進,省內生產扣蟹占30%。     二是漁用飼料采購。我省漁用配合飼料主要為本省飼料加工企業生產,其中成魚飼料占比90%,魚種飼料占比85%;剩余部分水產飼料由外省購進。     三是漁藥及微生態制劑采購。目前,我省水產養殖企業和養殖戶所使用的漁藥及微生態制劑,絕大部分為外省企業生產,由本地技術服務網點或經銷商(農資商)銷售,少量可通過其他渠道從廠家直接訂購或從網上購買。購買時,應查看所購商品是否為正規廠家生產,并索要收據或發票作為售后憑證。     (三)掌握苗種放養時間     養殖者要掌握好苗種放養時間,提早做好苗種采購、運輸、放養等計劃。     一是魚類養殖。成魚養殖放養春片魚種時間為4月中旬—5月上旬;魚苗培育:水花下塘時間5月中旬—6月上旬;魚種培育:烏仔或夏花下塘時間為6月上旬—7月上旬。     二是河蟹養殖。蟹種培育中,蟹苗放養時間為6月初,最晚不超過7月初;成蟹養殖中,池塘蟹種(扣蟹)放養時間一般在4月中旬至5月初,稻田蟹種先放入暫養池暫養,放入暫養池的時間與池塘蟹種相同,暫養至6月初開始放入稻田。     (四)做好養殖生產管理     一是池塘清整。主要清除池底過厚的淤泥和雜物,利用春季剛開始融化的有利時機,應用推土機等機械進行施工。另外,還要對損壞的池埂進行加高、加寬和加固,對注排水系統進行維護。     二是池塘消毒。根據放養池塘的具體情況,選擇用生石灰、漂白粉、各種商品清塘藥進行消毒。     三是做好苗種入池前魚體消毒。應對魚、蟹進行藥物浸洗消毒,消毒藥物可選擇食鹽、聚維酮碘、高錳酸鉀等。     四是加強飼養管理。苗種入池后,盡早投飼,讓苗種盡快恢復體質,有利于加快后期生長,提高養殖經濟效益。河蟹及柳根魚等冷水性魚類4月中旬即開始攝食,可進行正常投飼。對于鯉魚等常規魚類,注意監測水溫,5月上旬,當水體表層水溫上升到10℃左右時,開始少量攝食,應少量投喂飼料。     (五)重視病害防治     春季是水生動物病害的高發期,應堅持“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魚病主要以真菌性和細菌性魚病為主,常見的有水霉病、赤皮病、爛鰓病、豎鱗病、腸炎病、白云病等;其次是寄生蟲病,常見的有斜管蟲病、車輪蟲病、小瓜蟲病、指環蟲病、絳蟲病等。發現魚病,要及時對癥治療。河蟹需要防治有水腫病、爛鰓病、黑鰓病、甲殼及附肢潰瘍病、纖毛蟲病等。     在疾病預防上,建議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捕撈、運輸、放養等操作要小心,避免損傷魚體。     二是使用的網具、容器等工具要注意消毒。     三是對于池塘老水應進行消毒。全池潑灑消毒藥物,可潑灑漂白粉或其他消毒藥物,漂白粉的潑灑濃度為1mg/L。?     來源:科技農業專班
 
(文/云推小編)
打賞
免責聲明
本文為云推小編原創作品,作者: 云推小編。歡迎轉載,轉載請注明原文出處:http://www.lfxiangjie.com/news/show-4035.html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未對其內容進行核實,請讀者僅做參考,如若文中涉及有違公德、觸犯法律的內容,一經發現,立即刪除,作者需自行承擔相應責任。涉及到版權或其他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
0相關評論
 

??2021 云推網絡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