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以下簡稱《指南》)于近日發布,并且首次提出“東方健康膳食模式”。根據《指南》提煉出平衡膳食八準則:
一、食物多樣,合理搭配;
二、吃動平衡,健康體重;
三、多吃蔬果、奶類、全谷、大豆;
四、適量吃魚、禽、蛋、瘦肉;
五、少鹽少油,控糖限酒;
六、規律進餐,足量飲水;
七、會烹會選,會看標簽;
八、公筷分餐,杜絕浪費。
“五一”小長假將至,本期《食話實說》,將為您重點講解食品采購、儲存、居家飲食和野外用餐等方面注意事項。
一、食品采購注意事項
食品采購應選擇到證照齊全、管理規范的商場、超市和農貿市場等場所。注意選購新鮮食物,不要購買不新鮮的蔬菜、水果、水產品以及未經檢疫的肉類制品和死因不明的禽、畜;購買進口冷鏈食品和進口水果要關注食品產地、來源、生產日期、進口食品檢疫等相關情況,拆包裝時要認真做好個人防護和清洗消毒,最好全程佩戴口罩和手套。
建議消費者按需購買,如家庭確有需要可購買保質期長、速食冷凍類食品,適當儲備一定生活必需物資,但不必大量囤積。
二、食品儲存注意事項
1.蔬菜類
大白菜、土豆、洋蔥、蘿卜等蔬菜耐儲性最好,可以用軟紙簡單包一下,然后放進保鮮袋中,儲存在較陰涼的地方;豆角、黃瓜、番茄、西葫蘆等蔬菜,耐儲存性其次,可以用保鮮袋裝好放在陰涼的地方,想長時間儲存最好放在冰箱冷藏;菠菜、香菜、油麥菜等新鮮葉類蔬菜都比較“嬌貴”,最好單獨放在保鮮盒中冰箱冷藏,避免被其他蔬菜擠壓。
2.水果類
香蕉、芒果等熱帶水果,放在較涼爽的房間就好了,不要放進冰箱,以防凍傷;蘋果、橙子、橘子等水果在室溫下存放一周沒有問題,這些水果耐放,可以略多買一些;葡萄、草莓、藍莓、車厘子等水果,最好放在冰箱冷藏,買來兩三天內盡快吃掉。
3.肉蛋類
生鮮肉類切分冷凍,最好按照每頓的量分裝好再冷凍,避免經常解凍;熟食肉類冷藏或冷凍,一兩天內能吃完的話,冷藏保存就可以,如果不能,可以分裝冷凍起來;雞蛋,一定冷藏保存,因為雞蛋在室溫下品質下降速度會非常快,室溫下存放一天差不多相當于冷藏一周。
三、飲食注意事項
1.居家飲食要吃的均衡 平衡膳食,種類多樣,多種食物組成的平衡膳食模式才能最大程度維護人體健康。根據《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2022)》推薦,每種食品的攝入量為:水1500~1700毫升,谷類200~300克,薯類50~100克,蔬菜類300~500克,水果類200~350克,動物性食物120~200克,奶及奶制品300~500克,大豆及堅果類25~35克,鹽<5克,油25~30克。因此,要注重食物多樣化,葷素搭配,蛋奶兼并,果蔬充足,保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礦物質和維生素等營養素的充分供給。 2.野外用餐要吃的安全 用于野餐或路途中食用的食物要原料新鮮、加工透徹。生冷食物要攜帶小型冷藏箱(或將冰放在密閉容器中自制冷藏箱),防止細菌生長;自帶熟食應當餐吃完,不要食用隔餐、隔夜的肉制品和鹵制品。野外加工食品時要生熟分開、燒熟煮透、盡快食用。野外燒烤要合理腌制,徹底烹飪食物,避免重復使用餐具。 此外,切勿采、食毒野菜、毒蘑菇。不認識或者認不清的野菜千萬不要采,以免誤食有毒植物。野菜不可多吃,因多數野菜性寒涼,易造成脾虛胃寒等病,一定要適量食用。
1.居家飲食要吃的均衡 平衡膳食,種類多樣,多種食物組成的平衡膳食模式才能最大程度維護人體健康。根據《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2022)》推薦,每種食品的攝入量為:水1500~1700毫升,谷類200~300克,薯類50~100克,蔬菜類300~500克,水果類200~350克,動物性食物120~200克,奶及奶制品300~500克,大豆及堅果類25~35克,鹽<5克,油25~30克。因此,要注重食物多樣化,葷素搭配,蛋奶兼并,果蔬充足,保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礦物質和維生素等營養素的充分供給。 2.野外用餐要吃的安全 用于野餐或路途中食用的食物要原料新鮮、加工透徹。生冷食物要攜帶小型冷藏箱(或將冰放在密閉容器中自制冷藏箱),防止細菌生長;自帶熟食應當餐吃完,不要食用隔餐、隔夜的肉制品和鹵制品。野外加工食品時要生熟分開、燒熟煮透、盡快食用。野外燒烤要合理腌制,徹底烹飪食物,避免重復使用餐具。 此外,切勿采、食毒野菜、毒蘑菇。不認識或者認不清的野菜千萬不要采,以免誤食有毒植物。野菜不可多吃,因多數野菜性寒涼,易造成脾虛胃寒等病,一定要適量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