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報)越南安江省剛頒布《2021-2030年,遠期到2050年農業和農村可持續發展計劃》,其中提出到2050年把安江省建設成為九龍江三角洲地區糧食和食品加工中心。
按計劃,2021-2030年階段,安江省將減少每年水稻種植面積,每年下降約2.5-2.8%,每年稻谷產量下降300-350萬噸;其中優質商品大米占總產量80%以上。在該階段,安江省已提出每年大米出口額達3.15億美元;2021-2030年階段達31億美元,每年大米出口量約50萬至60萬噸。
水產品出口額達3.3億美元/年,2021-2030年階段達33億美元,每年出口量約11至12萬噸。2021-2030年冷凍蔬果出口額達2000萬美元,每年出口額和出口量分別達2億美元和1萬至1.2萬噸。
到2050年,安江省將成為九龍江三角洲地區糧食和食品加工中心,將安江省成為農業、食品加工和食品安全衛生生產經營商的目的地;是九龍江三角洲地區貨物和服務交流樞紐,主要市場為柬埔寨、泰國、老撾和緬甸南部。
到2050年,安江省躋身九龍江三角洲地區領先省市行列,擁有現代、高效和環境友好型的農產加工產業。農村成為宜居、文明、綠色、美麗的地方等。
為了實現該目標,安江省人民委員會副主席陳英舒表示,該省將完善農業生產結構與競爭優勢和市場要求相結合。稻米為主要行業,形成大規模產業化生產區等,滿足市場和企業的要求。
特別,在打造水稻和糯米品牌的同時,該省加大科技應用力度、推進農業機械化,同企業一道,主動組織產銷對接等。此外,該省將集中建立集約生產區,以合作社、合作組為核心,從而按照價值鏈組織生產和與企業對接,推動深加工,加強供應監督、市場需求預測等。
未來時間,安江省將集中畜牧業重組,呼吁企業按照價值鏈、生物安全等對畜牧業進行投資;鼓勵企業與養殖戶連接等。
在水產領域,安江省將集中推進養殖產業化,形成蝦類和查魚養殖區;出臺鼓勵合作社和合作組參加查魚和潛力水產品價值鏈連接模式。
在農業發展定向中,安江省優先向各大規模、一條龍生產區農業和農村基礎設施提供援助和安排投資資金。同時推動這些地區按照產業集群與深加工、農業服務發展等方向同步發展,形成服務農產品生產、加工和銷售的物流中心。
在建設可持續發展綠色農業的同時,安江省還關注發展農村工業區、產業集群和服務區,為更多勞動者創造就業機會,逐步形成職業農民隊伍,滿足國內市場的新要求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