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全球市場需求放緩,加上生產運輸成本上升,厄瓜多爾蝦產業再次進入一個黑暗時期。
厄水產養殖商會(CNA)主席Jose Antonio Camposano呼吁,全行業需要更好組織來克服當前的挑戰。“出口商正經歷一場危機,新一輪疫情在中短期內造成了市場消費和恐慌,進口訂單被擱置,今年年底至明年年初的形勢恐怕都非常復雜。”
第48周(11月29-12月5日),厄瓜多爾大規格白蝦原料價格繼續下跌,中小規格有所反彈。20/30規格(每公斤)報價跌至$5.50/kg;30/40規格漲至$4.50/kg;40/50規格至$4.15/kg;50/60規格至$3.70/kg;60/70規格至$3.50/kg;70/80規格至$3.30/kg;80/100規格至$3.00/kg;100/120規格至$2.00/kg;120/140規格至$2.20/kg。
一位蝦農稱:“形勢太嚴峻,出口行業一方面要克服運費上漲及集裝箱短缺問題,另一方面還要保持一定的價格競爭力,這幾乎是不可能的。”
正常時期,厄瓜多爾集裝箱運至中國需要40-50天,現在耗時超過100天。“歐洲、中國和中東進口商可以從其他國家采購,比如印度、越南和泰國。過去一年,我們努力爭取來的市場份額在一點一點失去,全行業再次面臨沉重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