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10日,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糧農組織)召開“一國一品”特色農產品綠色發展全球行動亞洲及太平洋區域啟動會,鼓勵亞太地區各國加入“一國一品”行動,發展綠色價值鏈,并在國際上推廣其特色農產品。
來自亞太各國的近250名與會者出席了線上啟動儀式,包括多國農業部長、高級政府官員和技術專家,以及發展伙伴、研究機構和私營部門的代表等。
2021年9月,糧農組織總干事屈冬玉在全球范圍內啟動了“一國一品”行動。本次亞太地區“一國一品”的啟動旨在為亞太區域內的特色農產品開發綠色和可持續的價值鏈,幫助小農戶和家庭農場享受進入全球市場的好處,從而促進農業糧食體系轉型,最終為所有人實現更好生產、更好營養、更好環境和更好生活,不讓任何人掉隊。
糧農組織副總干事貝絲·貝克多在開幕致辭中指出,亞太地區可向世界提供豐富多樣的特色農產品。她說:“亞太地區非常特別,這里居住著世界上50%以上的人口,農業發展和農村生計是重中之重,這是一個有著悠久而豐富的農業發展歷史的地區。”她還補充道,加入“一國一品”對于亞太地區的所有國家來說都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高層參與
出席當天啟動儀式并發言的嘉賓包括來自中國、印度尼西亞、老撾、薩摩亞、泰國、不丹和所羅門群島等國的部長級代表。來自國際山地綜合發展中心、西澳大學、南亞區域合作聯盟農業中心和國際貿易中心等合作伙伴的代表也參加了啟動儀式。與會者們充分肯定了“一國一品”的潛在益處,并承諾積極參與。
中國農業農村部國家首席獸醫師(官)李金祥應邀出席啟動儀式并作主旨發言,介紹中國組織實施“一村一品”的經驗做法。他強調,中國高度贊賞聯合國糧農組織啟動“一國一品”特色農產品綠色發展全球行動。中國經驗表明,發展特色優勢產業是貫徹可持續發展理念的生動實踐,是實現穩定脫貧的長久之策,是農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徑,是提升城鄉居民生活水平的有力支撐,特色優勢產業培育壯大對農業農村發展有重要意義。
與會者們表示,“一國一品”將有可能帶動更多資源,用于品種改良、氣候智能技術、土地管理、農業機械化,以及市場對接和貿易便利化等。
亞太地區——不僅僅是魚米之鄉
糧農組織高級政策官員兼“一國一品”區域負責人李軒介紹了亞太地區“一國一品”區域實施計劃,相關工作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她表示,“一國一品”倡議建立在亞太各國“一村一品”經驗基礎上,成功的關鍵在于培育多樣化的商業實體和綜合發展的綠色農業。
“一國一品”倡議十分重視發展特色農產品。特色農產品是指因地理位置、生產方式和文化遺產影響而具備獨特品質和特質的農產品。在某些情況下,這些特色農產品并未得到與常見農產品同等的重視。
“與主食作物相比,特色農產品尚未充分受益于農業農村相關發展項目,但它們可以有效地幫助確保糧食安全和健康飲食,支持可持續發展,改善農民生計,促進經濟增長,同時保護環境和生物多樣性。” 糧農組織亞太區域辦事處助理總干事兼區域代表金鐘珍表示。
“由于特色農產品具有這種巨大的潛力,我們看到糧農組織成員和本區域其他伙伴對此表現出濃厚興趣。這證明了‘一國一品’在亞太地區的巨大可能性。”他補充道。
金鐘珍表示,他相信在各國政府的有力領導下,這一重要舉措通過促進本區域的糧食體系轉型和農村發展,可以為實現《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作出巨大貢獻,特別是促進可持續發展目標1(無貧窮)、可持續發展目標2(零饑餓)和可持續發展目標10(減少不平等)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