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知食小賣部”展覽在線上和線下同時開幕,以不同尋常的方式展示市面上常見的部分預包裝食品中糖、鹽和脂肪的含量,這些食品構成了對兒童健康不利的食物環境的一部分。
在四川省成都市青少年宮(九里堤活動中心)拉開帷幕的知食小賣部展覽,特別選在5月第三周的全民營養周期間舉行,該展覽是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發起的“‘知食’就是力量”公益倡導活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5月17日正式啟動了這一公益倡導活動,旨在通過提升兒童青少年的營養素養,讓他們有能力作出充分知情的、健康的食物選擇。
中國的兒童超重肥胖問題日趨凸顯。據估算,中國約有1500萬兒童肥胖。2020年,6-17歲兒童超重肥胖率達到了19%。
對于個體而言,超重肥胖所產生的負面影響將伴隨一生,對個人、家庭和社會都會造成經濟影響。超重肥胖群體罹患相關慢性疾病的風險更高,更容易出現情緒與行為問題。
“我們所處的食物環境在不斷變化,包括愈發容易獲取且價格低廉的過度加工食品及飲料,以及針對兒童群體的過度營銷行為,這些都是導致兒童超重肥胖率快速增長的因素,損害著兒童獲得充足營養、健康成長的權利。”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駐華代表芮心月(Cynthia McCaffrey)說。
“因此,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打造了知食小賣部,還原了孩子們日常所處的食物環境。通過直觀地呈現食品所含有的不利于健康的高糖、高鹽和高脂肪成分,我們希望幫助兒童及其父母了解常見零食飲料的營養信息,進而作出更加明智的食物選擇。”
類似普通小賣部,知食小賣部中陳列了幾十種膨化食品、糖果、含糖飲料和其他常見的零食仿制品。然而,這里的“商品”標簽并不顯示價格,而是說明此“商品”是否為高脂肪、高糖或高鹽食品,并標示其總能量。
通過互動、展示等方式,兒童及家長可以了解經常食用這些過度加工食品與超重等不良健康狀況之間的關聯。知食小賣部還提供了關于如何作出更健康的食物選擇的建議。
在啟動儀式上,成都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賈勇對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將知食小賣部贈予成都致以感謝,并邀請全市學生及家長通過線上和線下多種方式體驗并參與互動。“讓我們的營養‘知與食’真正轉化為力量、轉化為健康。”賈勇說。
除成都外,山東省威海市和湖北省恩施州也將于5月20日中國學生營養日當天分別在威海市科學技術館和恩施市實驗小學啟動知食小賣部展覽。展覽結束后,知食小賣部將在這三座城市永久保留。此外,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微信、微博和快手等平臺上同步推出線上虛擬版知食小賣部。
在中國田徑協會的支持下,中國國家田徑隊標槍運動員劉詩穎、三級跳遠運動員朱亞明、馬拉松運動員李芷萱和短跑運動員葛曼棋及2018年雅加達亞運會跳高冠軍王宇也參與了此次公益倡導活動,通過短視頻向兒童青少年分享了提升營養素養對于健康的重要意義。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還與快手合作,在“‘知食’就是力量”公益倡導活動期間通過互動性的實驗,讓孩子們在沉浸式的學習體驗中了解到食物成分背后的科學知識。北京化工大學特聘教授、快手創作者戴偉(David Evans)博士(@戴博士實驗室)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一起錄制了一系列??科學實驗視頻,為大家揭秘孩子們最常選擇的零食和含糖飲料的成分。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與微博公開課、微博泛知識和微公益、新浪公益攜手,聯合發起了“‘知食’就是力量”微博系列活動,包括邀請眾多網絡達人傳播相關營養知識,向網友推薦線上虛擬知食小賣部等等。雙方還將圍繞這一公益倡導活動舉行“知食知多少”知識問答,并發起線上話題討論。
為了進一步擴大活動的影響,并鼓勵兒童作出積極的行為改變,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與營養和教育專家合作,共同開發了一套??營養課材料,旨在促進健康膳食。這套營養課件面向學生、父母及其他照料人,致力于幫助學生和家庭采取行動,以改善兒童的膳食和營養。這些課堂材料預計將在包括北京、成都、恩施和威海在內的全國各地1000至2000所學校中使用。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倡導以飲用水代替含糖飲料。山東省威海市響應此次公益倡導活動中“校園零含糖飲料月”的活動倡議,提出從5月15日至6月14日,在全市中小學校校內停止售賣含糖飲料,鼓勵學生們養成喝水這一更加健康的生活習慣。
提升營養素養是預防兒童超重肥胖的第一步。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正攜手政府合作伙伴,推動相關政策、實施方案及監管體系的進一步完善,以保護兒童免受不健康食品營銷的影響。
“政府機構、食品企業、營銷機構、社區、學校和家庭都應負起責任,將兒童的需求置于首位,保障兒童獲得營養食品和健康未來的權利。我們必須攜手努力,重塑食物環境,盡早扭轉兒童超重肥胖的發展趨勢。”芮心月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