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省農業科學院茶葉所加工團隊在國際期刊《LWT-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中科院一區)上發表了題為《Comprehensive profiling of volatile components in Taiping Houkui green tea》(太平猴魁綠茶香氣代謝譜分析)的研究論文( https://doi.org/10.1016/j.lwt.2022.113523 ),系統分析了柿大茶品系及非柿大茶品種的鮮葉加工太平猴魁綠茶的香氣品質特征。
太平猴魁綠茶以其花香、滋味醇厚鮮爽著稱,是我國著名的綠茶。在其核心產區,鮮葉原料為特有的有性系茶樹品種柿大茶。非柿大茶品種舒茶早與鳧早2號,是優良的無性系茶樹品種,在安徽茶區廣泛種植,尤其是舒茶早已經破譯了其基因組信息。
近年來,當地茶企茶農自選自繁自用的柿大茶品系逐漸增加,為明確不同品系的適制性,研究采用同一區域內的6個柿大茶品系、3個非柿大茶茶樹品種鮮葉,按照太平猴魁綠茶加工工藝制成綠茶,并分析其香氣品質及揮發性物質代謝譜,結果表明柿大茶品系加工而成的綠茶香氣突出,感官審評平均分值顯著高于非柿大茶品種綠茶。柿大茶品系綠茶中的揮發性物質總量也較為豐富,尤其是‘梔子花’(自命名)柿大茶品系中蘭花香物質‘茉莉酮酸甲酯’顯著富集,使得其綠茶茶湯中花香馥郁,品質優異。研究結果可為太平猴魁適制性品種篩選、推廣應用與品質提升提供支撐。
安徽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周漢琛博士為第一作者,雷攀登副研究員為通訊作者。團隊成員劉亞芹、楊霽虹、王輝等參與了研究工作。該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安徽省農科院創新團隊等項目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