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消息 2021年10月28日,云南農業大學與昆明生物制造研究院聯合舉辦的核桃生物制造關鍵技術突破及新產品發布會在至誠樓424會議室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朱有勇、李培武參加發布會。學校校長李永和致辭,盛軍教授介紹核桃生物制造關鍵技術突破研究成果。副校長李彤主持發布會。云南省財政廳、工信廳、科技廳、昆明市政府有關部門負責人、企業代表和新華網、光明網、中國日報、云南電視臺等新聞媒體參加。
李永和校長指出,核桃是云南種植面積最多、種植范圍最廣、貧困地區收益群眾最多的經濟林木,省委省政府已經把核桃產業確定為“高原特色現代農業重點產業”,但核桃產業發展仍面臨諸多難題。學校盛軍教授團隊攜手昆明生物制造研究院以科技破解產業發展難題, 以科技延伸核桃產業鏈,是對省委省政府戰略部署的積極響應,將為云南核桃產業可持續健康發展作出積極貢獻。學校今后將持續發揮科技、人才優勢,為促進云南高原特色農業產業發展、助推鄉村振興做出積極貢獻。
圍繞核桃油抗氧化技術難以突破、核桃加工產業鏈條短、營養成分功能研究滯后等問題,盛軍教授團隊開展了技術攻關,取得核桃植物蛋白高效溶解技術,核桃蛋白活性肽制備技術,創建核桃植脂素納米包埋和緩釋技術等關鍵突破,能將核桃粕進行充分利用制成可溶性核桃蛋白和可溶性膳食纖維(SDF),能以核桃粕為原料通過固態發酵方法和專有的菌種制備出富含核桃蛋白活性肽產品,還能以核桃蛋白肽作為壁材制成納米“微膠囊”核桃植脂素。這些創新突破,解決了核桃蛋白綜合利用、核桃油抗氧化能力差等技術難題,拉伸了核桃產業鏈,促進了云南核桃產業可持續發展。研究團隊已申請了8項發明專利,專利技術生產的核桃植脂素可以完全替代“植脂末”、奶粉中的重要營養組分—卵磷脂等化學乳化劑,生產更健康的功能食品。目前,云南農業大學與昆明生物制造研究院公司聯合開發出近百個核桃植脂素系列產品,上市銷售9種,已完成銷售額1000萬元,在滇中新區建立的年產3000噸核桃植脂素生產線預計于2021年12月正式投產,為實現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奠定了基礎。
中國工程院院士朱有勇、李培武對研究團隊取得的突破性成果表示祝賀和肯定,希望研究團隊繼續圍繞核桃產業發展“卡脖子”問題加大研究力度,研發生態高價值產品,進一步延伸產業鏈,實現產業融合發展,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持續發力。隨后盛軍教授就媒體記者關心問題進行了分析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