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全球紅肉生產趨勢》報告,該行業在 2022 年面臨一系列挑戰,包括大流行、通貨膨脹、高運費、不斷變化的消費者需求和關系商業。
該報告預測,由于美國和歐盟等幾個關鍵地區的產量下降,加上中國和亞洲地區的進口需求強勁,全球牛肉市場供應將繼續吃緊。
俄烏沖突,不僅影響了玉米和小麥等谷物的貿易。而且由于俄羅斯進口大量牛肉,這影響原有的貿易流動并損害了英國等市場。
下面我們將談談該機構對英國、歐盟、新西蘭、澳大利亞、巴西和美國等重要市場的牛肉產銷情況。
01 英國牛肉生產
2021 年,該國生產了888,000 噸牛肉,比 2020 年減少 5% ,比過去 10 年的平均產量(899,500 噸)減少 1%。減少的原因是當年加工的牛數量減少,總計 270 萬頭。
展望未來,由于小母牛屠宰率仍然很高,牛群沒有重建的跡象。現有牲畜數據表明,進入屠宰場的成品牛供應量在第一季度將保持低位,但在第二季度可能會上升。
這些數據表明,隨著牲畜成熟并進入市場,國內消費量可能會從 2023 年開始增加。該行業的挑戰,例如不斷上升的投入成本,可能會進一步限制牛肉生產。
02 歐盟牛肉生產
隨著近年來牛庫存普遍下降,由于供應不足,27 個歐盟國家的牛價格在 2021 年處于歷史高位。
根據歐盟統計局的數據, 2021 年歐盟生產了 680 萬噸牛肉,比 2020 年減少 0.9%,比 5 年平均水平減少 2%。這種減少將導致過去一年全球牛肉短缺。
法國產量為 140 萬噸,占歐盟總產量的 21%,比 2020 年減少 1%。德國是第二大生產國,下降 2%,達到 110 萬噸,而意大利的產量增加了 2% .
據 Bord Bia 稱,預計 2022 年上半年畜牧供應短缺仍將存在,但隨著愛爾蘭牛屠宰量恢復 3-4%,產量將在下半年有所增長。
歐盟委員會的《2021-31 年歐盟農業展望》報告預測,人均消費量將從 2021 年的 10.6 公斤下降到 2031 年的 9.7 公斤。消費者的選擇將受到健康、環境和經濟因素的推動。
同期,牛群規模預計將減少 7%,導致歐盟牛肉總產量減少 8%,并減少歐盟市場的牛肉蛋白供應。
03 新西蘭牛肉生產
繼 2018 年中國爆發非洲豬瘟 (ASF) 后,對進口新西蘭牛肉和羊肉等其他蛋白質的需求強勁。
具體到牛肉,報告只透露,2022年2月,新西蘭與英國簽署了自由貿易協定,允許免稅羊和牛肉入境。這可能會影響未來幾年的交易量。
04 澳大利亞牛肉生產
相對于其他大洋洲國家,澳大利亞目前正處于牛群重建狀態,因為干旱期導致更大比例的牛庫存被清算(來源:澳大利亞統計局)。
因此,2021 年澳大利亞的可出口牛肉供應有限,因為動物被保留用于繁殖。從歷史上看,澳大利亞一直是美國最大的兩個牛肉出口國之一。
然而,由于產品供應減少,2021 年全年出口到美國的澳大利亞肉類年產量下降了38% 。
05 巴西牛肉生產
巴西出口其全國肉類產量的20%左右,相當于200萬噸以上。2021 年,英國進口了 21,000 多噸,比 2020 年減少了 4,300 噸,占英國肉類進口量的 7%。
由于中國在去年最后一個季度因兩起“非典型瘋牛”事件而暫時限制進口巴西肉類,美國農業部估計產量降至 930 萬噸(2020 年為 1010 萬噸)。
今年以來,牛肉進口已經恢復,中國仍然是巴西一半以上牛肉出口的主要目的地。預計巴西將增加牛產量以滿足對牛肉的高需求。
根據美國農業部的最新展望報告,2022 年世界產量將達到 5820 萬噸(胴體重量當量),預計巴西將占該產量的 17%。
然而,巴西牛肉將繼續面臨一些壓力,因為有報道稱巴西的牛肉生產與亞馬遜森林的砍伐有關,一些歐洲連鎖超市拒絕接收該產品。
06 美國牛肉生產
根據美國肉類出口商聯合會的數據,2021 年美國牛肉出口量和價值創歷史新高,超過 100 億美元,肉類產量比 2020 年增長 3%。
日本仍然是美國牛肉的首選目的地,銷量比 2020 年的水平增長 5%。事實上,亞洲市場占了增長的大部分,例如韓國,增長了 14%。
根據美國農業部的數據,截至 2022 年 1 月 1 日,牛庫存為 9190 萬頭,比上年減少 2%。近年來,全國牛群一直在下降,由于小母牛數量下降了 3%,因此在 2022 年不太可能恢復。
在干旱期之后,到 2022 年,北美的牛肉供應也將趨緊。今年的產量將低于 2021 年的水平,給世界市場上的肉類供應帶來壓力。
由于美國國內需求持續強勁,加上供應緊張,預計今年進口將持平,但與歷史水平相比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