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種質資源團隊針對我國油菜產業種質資源匱乏、本底遺傳資源狹窄等問題,系統開展了油菜種質資源的收集保護、發掘鑒定與創新利用等工作,主持完成的“油菜種質資源收集保存、評價挖掘與創新利用”研究獲2019年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為推進我國油菜科學研究和品種選育、服務油菜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戰略性和基礎性支撐。
團隊建成了全球最大的油菜種質資源庫,保存來自全球64個國家的油菜及其近緣種資源近萬余份,建立了油菜資源收集保存與評價挖掘技術體系,發掘出一系列育種亟需的各類關鍵種質,解析了油菜重要育種性狀的遺傳基礎,實現了“種質資源”向“基因資源”的突破。團隊精選具有生態類型、地理來源和育種時期代表性的全球甘藍型油菜種質資源,通過大規模表型組和基因組變異分析,揭示了半冬性油菜育種在中國經歷了環境適應和高產優質選擇育種兩個階段和相關性狀控制基因受到強烈選擇導致適應性、產量、品質不斷提升的遺傳機理,鑒定到控制56個重要育種性狀的遺傳位點628個,發掘了一批調控株型、產量和品質的候選基因,包括功能得到驗證的千粒重調控基因 BnRRF ,構建了多性狀的基因調控網絡,為進一步提升油菜產量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基因資源。
團隊開辦國家級種質資源共享平臺“油菜基因資源超市”,推進優異油菜種質資源共享利用。先后向全國科研和育種單位提供種質近2.3萬份次,支撐培育出優異油菜新品種46個,累計推廣面積1.14億畝,創造社會效益111.3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