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3日,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和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共同管理的國際食品安全當局網絡(INFOSAN)發(fā)布2022年第一季度食品安全事件總結報告。報告顯示,2022年第一季度,共發(fā)生47起食品安全事件,涉及141個世衛(wèi)組織成員國和地區(qū)。其中25起事件涉及生物危害,包括沙門氏菌、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菌、大腸桿菌等;11起事件涉及未申報的過敏原/成分,包括牛奶、雞蛋、堅果等;8起事件涉及物理危害,包括金屬、玻璃等;3起事件涉及化學危害,包括環(huán)氧乙烷、3,4-亞甲基二氧基甲基苯丙胺和1起涉及未知化學危害。這47起事件中最常涉及的食品類別是:零食、甜點和其他食品、谷物和谷物制品、蔬菜和蔬菜制品、復合食品、牛奶和奶制品、堅果和油籽等。由于INFOSAN成員和合作伙伴的積極參與,其中49%的事件是由INFOSAN成員(緊急聯絡點和聯絡點)向秘書處報告的,34%是通過歐盟委員會的食品和飼料快速警報系統(tǒng)(RASFF)向秘書處報告的,17%通過世衛(wèi)組織各種內部渠道上報。最后報告中還通報了一季度的兩個重要食品安全事件情況,分別為與美國嬰兒配方奶粉有關的坂崎克諾桿菌和紐波特沙門氏菌感染事件,以及與巧克力產品相關的鼠傷寒沙門氏菌的多國爆發(fā)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