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 6月17日,福建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通報了11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淀粉及淀粉制品、糕點、水產制品、水果制品、食用農產品、酒類、肉制品、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8大類。
微生物污染為主因
本次抽檢發現的問題中,微生物污染為主因,約占半數,分別為:標稱四川老灶煮食品有限公司2022年1月17日生產的老灶煮花生(烘炒類)檢出大腸菌群不合格,銷售單位為福州金榕大潤發商業有限公司;標稱河南博欣調味品有限公司2021年9月12日生產的百鉆木薯淀粉檢出菌落總數不合格,銷售單位為廈門市同安區谷之農便利店;標稱龍海市白水喜樂喜食品廠2022年3月6日生產的椰絲味糯米糍(芝麻餡)檢出菌落總數不合格,銷售單位為福州市晉安區西莊億佳超市;標稱寧德市福林水產有限公司2022年3月8日生產的即食海蜇(精品海蜇頭)檢出菌落總數不合格,銷售單位為寧德市蕉城區洋中惠英特產店;標稱浙江雪海梅鄉食品有限公司2021年11月15日生產的鹽津葡萄檢出霉菌不合格,銷售單位為福建好多多商貿集團有限公司列東分公司。
大腸菌群是指示食品污染狀況常用的指標之一。食品中檢出大腸菌群,提示被致病菌(如沙門氏菌、志賀氏菌、致病性大腸桿菌)污染的可能性較大。《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堅果與籽類食品》(GB 19300-2014)中規定,熟制堅果與籽類食品中大腸菌群5次檢測結果均不得超過102CFU/g,且至少3次檢測結果不超過10CFU/g。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中大腸菌群超標的原因,可能是產品的加工原料、包裝材料受污染,也可能是產品在生產過程中受人員、器具等污染,還可能是滅菌工藝滅菌不徹底導致。
菌落總數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標,主要用來評價食品清潔度,反映食品在生產過程中是否符合衛生要求。《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用淀粉》(GB 31637-2016)中規定,食用淀粉一批樣品的5次檢測結果均不得超過105CFU/g且至少3次檢測結果不得超過104CFU/g。《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糕點、面包》(GB 7099-2015)中規定,糕點中菌落總數,一個樣品的5次檢測結果均不超過105CFU/g且至少3次檢測結果不超過104CFU/g。《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動物性水產制品》(GB 10136-2015)中規定,即食生制動物性水產制品中菌落總數,同一批次樣品的5次檢測結果均不得超過105CFU/g且至少3次檢測結果不超過5×104CFU/g。菌落總數超標說明個別企業可能未按要求嚴格控制生產加工過程的衛生條件,或者包裝容器清洗消毒不到位;還有可能與產品包裝密封不嚴,儲運條件控制不當等有關。
霉菌屬于真菌,在自然界中廣泛存在。霉菌污染可使食品腐敗變質,失去食用價值。《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蜜餞》(GB 14884-2016)中規定,蜜餞中霉菌的限量為50CFU/g。霉菌超標的原因,可能是原料或包裝材料受到霉菌污染,也可能是產品在生產加工過程中衛生條件控制不嚴格,還可能與產品儲運條件控制不當等有關。
食用農產品檢出獸藥殘留問題
不合格食品中,有3批次食用農產品檢出獸藥殘留問題,分別為:福建省建甌市福瑞生鮮超市有限公司銷售的泥鰍(購進日期為2022年4月22日)檢出恩諾沙星不合格;福建冠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大田店銷售的明蝦(購進日期為2022年4月11日)檢出呋喃唑酮代謝物不合格;邵武市福泰超市有限公司建甌分公司銷售的活泥鰍(購進日期為2022年4月19日)檢出恩諾沙星不合格。
恩諾沙星屬于喹諾酮類合成抗菌藥。《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獸藥最大殘留限量》(GB 31650-2019)中規定,恩諾沙星在魚的皮+肉中最大殘留限量值為100μg/kg。
呋喃唑酮是硝基呋喃類廣譜抗生素,曾廣泛應用于畜禽及水產養殖業。《食品動物中禁止使用的藥品及其他化合物清單》(農業農村部公告第250號)中規定,呋喃唑酮為食品動物中禁止使用的藥品,在動物性食品中不得檢出。
1批次肉制品檢出食品添加劑使用問題 不合格食品中,有1批次肉制品檢出食品添加劑使用問題,為:標稱廈門宏旺味香食品有限公司2022年1月22日生產的豬肉絲檢出山梨酸及其鉀鹽(以山梨酸計)不合格,銷售單位為中閩百匯(中國)零售集團有限公司晉江市青陽分公司。 山梨酸及其鉀鹽是食品防腐保鮮劑,具有廣泛的抑菌效果和防霉性能。《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中規定,山梨酸及其鉀鹽(以山梨酸計)在熟肉制品中最大使用限量為0.075g/kg。熟肉制品中山梨酸及其鉀鹽超標的原因,可能是企業為延長產品保質期,或者彌補產品生產過程衛生條件不佳而超限量使用;也可能是在使用過程中未準確計量。 除上述產品外,還有2批次食品檢出質量指標問題,分別為:標稱古田縣日信酒廠2022年1月3日生產的紅曲糯米酒(六年紅曲黃酒)檢出酒精度不合格,銷售單位為福建省古田縣食之韻貿易有限公司;標稱杭州臨安藍果食品有限公司2022年1月17日生產的原味瓜子檢出過氧化值(以脂肪計)不合格,銷售單位為福鼎市填心一刻零食店。 福建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已要求所在地市場監管部門對不合格產品生產經營者進行調查處置,依法查處違法違規行為,督促生產經營者履行停止銷售、下架、召回等法定義務,有效防控食品安全風險。 福建省市場監督管理局2022年第15期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公告不合格樣品信息
2.產地:河南省許昌市
2.產地:福建寧德古田
2.產地:福建省廈門市
2.產地:福建 ? 寧德
相關報道:福建省市場監督管理局2022年第15期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公告
本文由資訊中心編輯,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聯系取得授權后轉載,請聯系網站客服。
1批次肉制品檢出食品添加劑使用問題 不合格食品中,有1批次肉制品檢出食品添加劑使用問題,為:標稱廈門宏旺味香食品有限公司2022年1月22日生產的豬肉絲檢出山梨酸及其鉀鹽(以山梨酸計)不合格,銷售單位為中閩百匯(中國)零售集團有限公司晉江市青陽分公司。 山梨酸及其鉀鹽是食品防腐保鮮劑,具有廣泛的抑菌效果和防霉性能。《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中規定,山梨酸及其鉀鹽(以山梨酸計)在熟肉制品中最大使用限量為0.075g/kg。熟肉制品中山梨酸及其鉀鹽超標的原因,可能是企業為延長產品保質期,或者彌補產品生產過程衛生條件不佳而超限量使用;也可能是在使用過程中未準確計量。 除上述產品外,還有2批次食品檢出質量指標問題,分別為:標稱古田縣日信酒廠2022年1月3日生產的紅曲糯米酒(六年紅曲黃酒)檢出酒精度不合格,銷售單位為福建省古田縣食之韻貿易有限公司;標稱杭州臨安藍果食品有限公司2022年1月17日生產的原味瓜子檢出過氧化值(以脂肪計)不合格,銷售單位為福鼎市填心一刻零食店。 福建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已要求所在地市場監管部門對不合格產品生產經營者進行調查處置,依法查處違法違規行為,督促生產經營者履行停止銷售、下架、召回等法定義務,有效防控食品安全風險。 福建省市場監督管理局2022年第15期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公告不合格樣品信息
本文由資訊中心編輯,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聯系取得授權后轉載,請聯系網站客服。
(文/云推小編)
打賞
免責聲明
- ?
- 本文為云推小編原創作品,作者: 云推小編。歡迎轉載,轉載請注明原文出處:http://www.lfxiangjie.com/news/show-7513.html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未對其內容進行核實,請讀者僅做參考,如若文中涉及有違公德、觸犯法律的內容,一經發現,立即刪除,作者需自行承擔相應責任。涉及到版權或其他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
0 條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