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蜜蜂研究所資源昆蟲保護創新團隊解析了胡蜂(Vespa velutina Lepeletier)的中腸微生物群落組成,發現了其中的優勢及保守的菌群,為研究胡蜂腸道菌群與生理健康的關系提供了依據。相關成果發表在《生態學與進化前沿(Frontier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上。
墨胸胡蜂(Vespa velutina nigrithorax)與黃腳胡蜂(Vespa velutina auraria)是胡蜂的兩個亞種,其主要捕食蜜蜂及其它昆蟲。已有的研究顯示腸道微生物在蜜蜂等昆蟲的生理、代謝、健康及行為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研究腸道菌群及其中的核心菌株,將有助于進一步探索不同蜂的生理、健康及行為,部分乳酸菌作為蜜蜂及熊蜂的核心菌,在其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中腸是胡蜂最主要的消化器官,其中的微生物會對胡蜂的代謝及健康產生重要的影響,因此本研究主要解析了墨胸胡蜂與黃腳胡蜂三型蜂(蜂王、職蜂及雄蜂)的中腸微生物組成。
研究發現乳桿菌(Lactobacillus)和鞘氨醇單胞菌(Sphingomonas)是墨胸胡蜂與黃腳胡蜂中腸微生物中最豐富的菌屬,尤其在雄蜂中腸中乳酸菌的含量最為豐富。墨胸胡蜂與黃腳胡蜂的中腸微生物組成沒有顯著差異,與文獻報道的其他國家不同種胡蜂腸道微生物組成相比,在屬水平上差異明顯。值得關注的是來自不同地區及國家的墨胸胡蜂腸道中乳桿菌(Lactobacillus)及其他多種乳酸菌是十分保守及豐富的,推測這些乳酸菌對胡蜂生理及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
該項研究得到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創新工程、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和農業農村部授粉昆蟲生物學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資助。
原文鏈接: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evo.2022.934054/f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