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 2022年6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農業農村部、財政部、國家發改委、工信部、商務部等監管部門發布了一系列食品行業監管政策,整理匯總如下:
1、2022年度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立項計劃(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
6月1日,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審評委員會秘書處發布關于征求2022年度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立項計劃(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函。
根據《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規定,為做好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制定、修訂工作,經向部門、行業和社會廣泛征集年度立項建議,經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審評委員會各相關專業委員會審議通過,國家衛健委擬訂了《2022年度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立項計劃(征求意見稿)》,優先制定、修訂風險防控和產業急需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41項,并公開征求意見。
這41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包括:食品添加劑標準10項、食品產品標準2項、生產經營規范標準3項、理化檢驗方法與規程標準20項、微生物檢驗方法與規程標準2項、營養與特殊膳食食品標準4項。
相關報道: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審評委員會秘書處關于征求2022年度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立項計劃(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函(食標秘發〔2022〕4號)
2、四部門聯合發文遏制“天價”月餅等現象
6月10日,國家發改委、工信部、商務部、市場監管總局聯合發布《關于遏制“天價”月餅、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的公告》。
公告要求,對單價超過500元的盒裝月餅實行重點監管,經營者生產、銷售盒裝月餅,應當嚴格遵守關于食品包裝的強制性標準,不得使用貴金屬、紅木等貴重材料,減少包裝材料的過度使用。鼓勵使用綠色環保、可作其他用途的包裝。
公告表示,經營者銷售盒裝月餅,不得以任何形式搭售其他商品;也不得以禮盒等形式將月餅同其它產品混合銷售。
公告明確,月餅餡料中不得使用魚翅等野生保護動物食材,倡導不使用燕窩等名貴珍稀食材,鼓勵簡約、綠色包裝,引導經營者合理定價,自覺維護市場秩序,促進形成良好社會風尚。
相關報道:四部門發布關于遏制“天價”月餅、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的公告 2022年第5號
3、農產品質量安全法(修訂草案二次審議稿)公開征求意見
2022年6月23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就《農產品質量安全法(修訂草案二次審議稿)》公開征求意見,征求意見截至2022年7月23日。
二次審議稿主要變化涉及承諾達標合格證、農產品質量安全宣傳教育和技術培訓、農產品冷鏈物流及農業農村、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執法分工等,考慮到行政法規對生豬的質量安全實行更嚴格的檢驗檢疫管理,對特定畜禽產品的質量安全合格證明材料作出相應銜接性規定,對通過網絡平臺銷售農產品的農產品經營者和平臺經營者的農產品質量安全責任作出銜接性規定。
相關報道:農產品質量安全法(修訂草案二次審議稿)征求意見
《農產品質量安全法》修訂草案兩次審議稿比對表
4、《明碼標價和禁止價格欺詐規定》公布
2022年6月2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以第56號令公布了《明碼標價和禁止價格欺詐規定》,自2022年7月1日起施行。
《規定》共有27條,主要內容包括總則、明碼標價規則、價格比較和價格欺詐行為認定規則、法律責任等4個部分。《規定》細化明確了明碼標價規則,補充完善了部分價格違法行為的認定標準及相應的法律責任,為更好地維護消費者、經營者合法權益,規范市場價格秩序,建設高效規范、公平競爭、充分開放的全國統一大市場提供法治支撐。
在明碼標價方面,《規定》明確,經營者銷售商品應當標示商品的品名、價格和計價單位,提供服務應當標示服務項目、服務內容和價格或者計價方法。其中,服務的計價方法包括計價單位和計價標準。經營者可以根據實際經營情況,自行增加標示與價格有關的質地、服務標準、結算方法等其他信息。設區的市級以上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對于特定商品和服務,可以增加規定明碼標價應當標示的內容。此外,經營者通過網絡等方式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的,應當通過網絡頁面,以文字、圖像等方式進行明碼標價。
在價格欺詐認定方面,《規定》表示,在總結立法和執法經驗基礎上,列舉了七種典型價格欺詐行為:一是謊稱商品和服務價格為政府定價或者政府指導價;二是以低價誘騙消費者或者其他經營者,以高價進行結算;三是通過虛假折價、減價或者價格比較等方式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四是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時,使用欺騙性、誤導性的語言、文字、數字、圖片或者視頻等標示價格及其他價格信息;五是無正當理由拒絕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價格承諾;六是不標示或者顯著弱化標示對消費者或者其他經營者不利的價格條件,誘騙消費者或者其他經營者與其進行交易;七是通過積分、禮券、兌換券、代金券等折抵價款時,拒不按約定折抵價款。考慮到價格欺詐的手段多種多樣,難以全面列舉,第十九條第(八)項規定了“其他價格欺詐行為”作為兜底條款。
此外,《規定》還規定了不屬于價格欺詐的三類情形:一是經營者有證據足以證明沒有主觀故意;二是實際成交價格能夠使消費者或者與其進行交易的其他經營者獲得更大價格優惠;三是成交結算后,實際折價、減價幅度與標示幅度不完全一致,但符合舍零取整等交易習慣。
在法律責任方面,《規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的規定,堅持過罰相當原則,在明確違反明碼標價規定行為以及其他價格違法行為所適用罰則的同時,規定了依法從輕、減輕或者不予處罰的情形。
相關報道:明碼標價和禁止價格欺詐規定
市場監管總局公布《明碼標價和禁止價格欺詐規定》
《明碼標價和禁止價格欺詐規定》重點內容解讀
5、市場監管總局公開征集2022年第一批食品補充檢驗方法和食品快速檢測方法
6月30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關于公開征集2022年第一批食品補充檢驗方法和食品快速檢測方法的公告。
公告稱,食品補充檢驗方法主要征集項目涉及蜜餞、減肥茶、酵素等食品中新型緩瀉劑檢驗方法;食品(保健食品)中β受體阻滯劑類藥物檢驗方法;保健食品、酒類中抗風濕成分檢驗方法;食品中布洛芬、甲硝唑、布洛芬酸鈉檢驗方法;腐竹油皮品中摻雜摻假檢驗方法;葛根粉品中摻雜摻假檢驗方法;香米摻偽鑒別方法;食品中其他摻雜摻假物質檢驗方法。
食品快速檢測方法主要征集項目涉及食品中多種抗生素殘留快速檢測方法;動物源性食品中非甾體類藥物快速檢測方法;食品中氟吡菌胺和苯哌沙米殘留量快速檢測方法;蛋制品中地美硝唑快速檢測方法;食品中新型琥珀酸脫氫酶抑制劑類殺菌劑殘留量快速檢測方法;食品中其他農獸藥殘留等物質快速檢測方法。
相關報道:市場監管總局關于公開征集2022年第一批食品補充檢驗方法和食品快速檢測方法的公告
6、食品中苯醚甲環唑等43種、阿維菌素等55種農藥最大殘留限量(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
6月16日,農業農村部就食品中苯醚甲環唑等43種、阿維菌素等55種農藥最大殘留限量(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等相關規定,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組織擬定了《食品中苯醚甲環唑等43種農藥最大殘留限量(征求意見稿)》標準文本和《食品中阿維菌素等55種農藥最大殘留限量(征求意見稿)》標準文本。
其中,《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苯醚甲環唑等43種農藥最大殘留限量》規定了食品中苯醚甲環唑等43種農藥130項最大殘留限量;適用于與限量相關的食品。GB 2763-2021規定的食品類別及測定部位(附錄A)適用于本文件。如某種農藥的最大殘留限量應用于某一食品類別時,在該食品類別下的所有食品均適用,有特別規定的除外。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阿維菌素等55種農藥最大殘留限量》規定了食品中阿維菌素等55種農藥343項最大殘留限量;適用于與限量相關的食品。GB 2763-2021規定的食品類別及測定部位(附錄A)適用于本文件。如某種農藥的最大殘留限量應用于某一食品類別時,在該食品類別下的所有食品均適用,有特別規定的除外。
相關報道:食品中苯醚甲環唑等43種、阿維菌素等55種農藥最大殘留限量(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
7、市場監管總局出臺《關于查處哄抬價格違法行為的指導意見》
近日,為維護市場價格基本穩定,強化和規范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執法,市場監管總局出臺了《關于查處哄抬價格違法行為的指導意見》。
其中,將經營者捏造生產、進貨成本信息并散布的;捏造貨源緊張或者市場需求激增信息并散布的;捏造其他經營者已經或者準備提價信息并散布的;散布信息含有“即將全面提價”“漲價潮”等緊迫性用語或者誘導性用語,推高價格預期的;散布信息,誘導其他經營者提高價格的捏造、散布推動或者可能推動商品價格過快、過高上漲的其他信息的等13種情形認定為哄抬價格違法行為。
此外,經營者構成哄抬價格違法行為的,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第十四條、第四十條和《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第六條規定處罰。經營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依法從重處罰:捏造、散布商品供求關系緊張的虛假信息,引發市場恐慌,推高價格預期的;同時使用多種手段哄抬價格的;哄抬價格行為持續時間長、影響范圍廣的;一年內有兩次以上哄抬價格違法行為被查處的;偽造、隱匿、毀滅相關證據材料的;阻礙或者拒不配合依法開展的價格監督檢查的;其他可以被認定為依法從重的情形。
相關報道:市場監管總局關于查處哄抬價格違法行為的指導意見
8、商務部等11部門:落實扶持政策促餐飲業恢復發展 6月17日,商務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1部門辦公廳聯合印發《關于抓好促進餐飲業恢復發展扶持政策貫徹落實工作的通知》。 《通知》從加快出臺相關補貼措施、落實好社會保險助企紓困政策、拓寬企業融資渠道、增強融資擔保增信功能、發揮好商業保險支撐作用、支持老年助餐消費六個方面,明確要求抓好促進餐飲業恢復發展扶持政策貫徹落實工作。 一是加快出臺相關補貼措施。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商務主管部門、財政部門制定餐飲企業防疫消殺等補貼具體措施。 二是落實好社會保險助企紓困政策。2022年對餐飲企業延續實施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工傷保險費率政策;對不裁員、少裁員的餐飲企業,繼續實施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推動制定階段性實施緩繳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費以及留工培訓補助政策具體實施辦法。 三是拓寬企業融資渠道。在保障數據安全和遵守征信管理要求基礎上,依法依規加強數據共享管理,鼓勵金融機構更多發放信用貸款。支持符合條件的餐飲企業發行公司信用類債券,拓寬多元化融資渠道。 四是增強融資擔保增信功能。加強政策宣傳和融資輔導,指導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為符合條件的餐飲企業提供融資增信支持。有條件的地方財政部門可向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提供資本金注入、擔保費用補貼等支持。 五是發揮好商業保險支撐作用。有條件的地方財政部門可對餐飲企業購買營業中斷類保險給予適當補貼。支持保險公司提供保障方案靈活、理賠更加便捷的保險服務。 六是支持老年助餐消費。鼓勵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形式支持持證經營且具備餐飲服務食品安全量化等級的社會餐飲配送力量,提供老年人助餐、配餐服務。引導餐飲企業主動對接養老機構、社區養老服務機構開展助餐合作,培育專業化養老供餐企業。 相關報道:商務部等11部門辦公廳關于抓好促進餐飲業恢復發展扶持政策貫徹落實工作的通知(商辦服貿函〔2022〕154號) 服貿司負責人解讀《商務部等11部門辦公廳關于抓好促進餐飲業恢復發展扶持政策貫徹落實工作的通知》 9、財政部、農業農村部發布2022年重點強農惠農政策 6月20日,財政部、農業農村部發布2022年重點強農惠農政策,主要圍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等工作,推進重大政策、重大工程、重大項目順利實施。 據了解,2022年重點強農惠農政策包括糧食生產支持、耕地保護與質量提升、種業創新發展、畜牧業健康發展、農業全產業鏈提升、新型經營主體培育、農業資源保護利用、農業防災減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九個方面。 在糧食生產支持方面,開展重點作物綠色高質高效行動。聚焦圍繞糧食和大豆油料作物,集成推廣新技術、新品種、新機具,打造一批優質強筋弱筋專用小麥、優質食味稻和專用加工早稻、高產優質玉米的糧食示范基地。適當兼顧蔬菜等經濟作物,建設綠色高質高效示范田和品質提升基地。 在種業創新發展方面,落實畜牧良種推廣。在主要草原牧區省份對項目區內符合條件的養殖場(戶)給予適當補助,支持牧區畜牧良種推廣。在生豬大縣對符合條件的生豬養殖場(戶)給予適當補助,加快生豬品種改良。支持開展蜜蜂遺傳資源保護利用,完善蜜蜂良種繁育體系,改善養殖設施裝備水平,開展農作物高效蜂授粉試點。 在畜牧業健康發展方面,推進奶業振興行動。擇優支持奶業大縣發展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推廣應用先進智能設施裝備,推進奶牛養殖和飼草料種植配套銜接,選擇有條件的奶農、農民合作社依靠自有奶源開展養加一體化試點,示范帶動奶業高質量發展。實施苜蓿發展行動,支持苜蓿種植、收獲、運輸、加工、儲存等基礎設施建設和裝備提升,增強苜蓿等優質飼草料供給能力。此外,施行糧改飼。以農牧交錯帶和黃淮海地區為重點,支持規模化草食家畜養殖場(戶)、企業或農民合作社以及專業化飼草收儲服務組織等主體,收儲使用青貯玉米、苜蓿、飼用燕麥、黑麥草、飼用黑麥、飼用高粱等優質飼草,通過以養帶種的方式加快推動種植結構調整和現代飼草產業發展。各地可根據當地養殖傳統和資源情況,因地制宜將有飼用需求的區域特色飼草品種納入范圍。 在農業全產業鏈提升方面,落實農業產業融合發展。統籌布局建設一批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和農業產業強鎮。重點圍繞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聚焦稻谷、小麥、玉米、大豆、油菜、花生、牛羊、生豬、淡水養殖、天然橡膠、棉花、食糖、奶業、種業、設施蔬菜等重要農產品,適當兼顧其他特色農產品,構建以產業強鎮為基礎、產業園為引擎、產業集群為骨干,省縣鄉梯次布局、點線面協同推進的現代鄉村產業體系,整體提升產業發展質量效益和競爭力。此外,支持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設施建設。重點圍繞蔬菜、水果等鮮活農產品,兼顧地方優勢特色品種,合理布局建設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設施,采取“先建后補、以獎代補”方式,擇優支持蔬菜、水果等產業重點縣開展整縣推進。依托縣級及以上示范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示范社、已登記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實施,重點支持建設通風貯藏設施、機械冷藏庫、氣調冷藏庫,以及預冷設施設備和其他配套設施設備。 相關報道:財政部 農業農村部發布2022年重點強農惠農政策 10、兩部門:做好2022年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設施建設工作 6月6日,農業農村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發布《關于做好2022年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設施建設工作的通知》。 《通知》提出,按照保供固安全、振興暢循環的工作定位,聚焦鮮活農產品主產區、特色農產品優勢區,重點圍繞蔬菜、水果等鮮活農產品,兼顧地方優勢特色品種,合理集中建設產地冷藏保鮮設施,提升技術裝備水平,完善服務保障機制,強化運營管理能力,推動冷鏈物流服務網絡向農村延伸,暢通鮮活農產品末端冷鏈微循環,為服務鄉村產業、提高農民收入、增強市場穩定性、保障農產品有效供給提供有力支撐。 《通知》指出,2020年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設施建設工作的突出重點任務有四個方面: 一是合理集中建設產地冷藏保鮮設施。各地要認真落實“十四五”農產品冷鏈物流布局規劃,加強產地冷藏保鮮設施與冷鏈集配中心、骨干冷鏈物流基地的有效銜接,整體構建功能銜接、上下貫通、集約高效的產地冷鏈物流體系。支持縣級以上示范家庭農場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已登記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等主體,在重點鎮和中心村建設產地冷藏保鮮設施,不斷提升設施綜合利用效率,滿足田頭貯藏保鮮和商品化處理需要。引導各類市場主體在產地重要流通節點,建設改造產地冷鏈集配中心,強化產地預冷、分揀分級、初加工、集散配送、產地直銷等功能,打造支撐農產品上行的產地綜合服務平臺。鼓勵開展符合實際的冷藏保鮮設施數字化、智能化建設,提升產地冷鏈物流信息化水平。 二是深入開展產地冷藏保鮮整縣推進。各地要優先選擇鮮活農產品生產大縣、“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試點縣,在有效保障用地用電政策的前提下,整縣推進冷藏保鮮設施建設,率先形成產地冷鏈物流服務網絡。鼓勵有條件的地方依托產地冷鏈集配中心,完善電商服務功能,建設農產品電商產業園。做好2021年度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整縣推進評價工作,持續提升整縣推進建設水平,加大2022年整縣推進建設力度,壯大一批運營服務主體,創新一批運營服務模式,培育一批農產品品牌和服務品牌,推廣一批實用技術和標準,鼓勵探索冷藏設施設備信息化解決方案。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整合各方政策支持開展產地冷藏保鮮設施整市、整省推進。 三是推動冷鏈物流服務網絡向農村延伸。依托產地冷藏保鮮設施,鼓勵引導郵政快遞、供銷合作社、電子商務、商貿流通等主體利用既有流通網絡優勢,整合資源、創新模式,優化田頭集貨、干支銜接運輸和農村快遞配送,促進合作聯營、成網配套,加快建設農產品產地冷鏈物流服務網絡。鼓勵引導產地批發市場、現代農業產業園、加工物流園、電商孵化園等產地園區,重點改造公共冷庫設施條件,拓展冷鏈物流服務內容。鼓勵冷鏈物流運營主體利用設施平臺和渠道優勢,提升品牌打造和孵化能力。 四是組織冷藏保鮮實用技術和運營管理培訓。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實用技術和冷鏈物流運營管理培訓內容已經納入高素質農民培育、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培訓支持范圍。各地要充分利用相關政策,開設專題班或增加相應培訓課程,編制培訓教材,整合師資力量,通過線上教學、課堂教學、現場教學等方式,組織形式多樣的培訓活動,打造一批農產品冷鏈物流培訓基地,不斷提升產地冷藏保鮮設施使用效益。省級農業農村部門要統籌安排、有效組織,并舉辦示范培訓班。 相關報道:農業農村部辦公廳 財政部辦公廳關于做好2022年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設施建設工作的通知 本文由資訊中心編輯,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聯系取得授權后轉載,請聯系網站客服。
8、商務部等11部門:落實扶持政策促餐飲業恢復發展 6月17日,商務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1部門辦公廳聯合印發《關于抓好促進餐飲業恢復發展扶持政策貫徹落實工作的通知》。 《通知》從加快出臺相關補貼措施、落實好社會保險助企紓困政策、拓寬企業融資渠道、增強融資擔保增信功能、發揮好商業保險支撐作用、支持老年助餐消費六個方面,明確要求抓好促進餐飲業恢復發展扶持政策貫徹落實工作。 一是加快出臺相關補貼措施。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商務主管部門、財政部門制定餐飲企業防疫消殺等補貼具體措施。 二是落實好社會保險助企紓困政策。2022年對餐飲企業延續實施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工傷保險費率政策;對不裁員、少裁員的餐飲企業,繼續實施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推動制定階段性實施緩繳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費以及留工培訓補助政策具體實施辦法。 三是拓寬企業融資渠道。在保障數據安全和遵守征信管理要求基礎上,依法依規加強數據共享管理,鼓勵金融機構更多發放信用貸款。支持符合條件的餐飲企業發行公司信用類債券,拓寬多元化融資渠道。 四是增強融資擔保增信功能。加強政策宣傳和融資輔導,指導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為符合條件的餐飲企業提供融資增信支持。有條件的地方財政部門可向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提供資本金注入、擔保費用補貼等支持。 五是發揮好商業保險支撐作用。有條件的地方財政部門可對餐飲企業購買營業中斷類保險給予適當補貼。支持保險公司提供保障方案靈活、理賠更加便捷的保險服務。 六是支持老年助餐消費。鼓勵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形式支持持證經營且具備餐飲服務食品安全量化等級的社會餐飲配送力量,提供老年人助餐、配餐服務。引導餐飲企業主動對接養老機構、社區養老服務機構開展助餐合作,培育專業化養老供餐企業。 相關報道:商務部等11部門辦公廳關于抓好促進餐飲業恢復發展扶持政策貫徹落實工作的通知(商辦服貿函〔2022〕154號) 服貿司負責人解讀《商務部等11部門辦公廳關于抓好促進餐飲業恢復發展扶持政策貫徹落實工作的通知》 9、財政部、農業農村部發布2022年重點強農惠農政策 6月20日,財政部、農業農村部發布2022年重點強農惠農政策,主要圍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等工作,推進重大政策、重大工程、重大項目順利實施。 據了解,2022年重點強農惠農政策包括糧食生產支持、耕地保護與質量提升、種業創新發展、畜牧業健康發展、農業全產業鏈提升、新型經營主體培育、農業資源保護利用、農業防災減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九個方面。 在糧食生產支持方面,開展重點作物綠色高質高效行動。聚焦圍繞糧食和大豆油料作物,集成推廣新技術、新品種、新機具,打造一批優質強筋弱筋專用小麥、優質食味稻和專用加工早稻、高產優質玉米的糧食示范基地。適當兼顧蔬菜等經濟作物,建設綠色高質高效示范田和品質提升基地。 在種業創新發展方面,落實畜牧良種推廣。在主要草原牧區省份對項目區內符合條件的養殖場(戶)給予適當補助,支持牧區畜牧良種推廣。在生豬大縣對符合條件的生豬養殖場(戶)給予適當補助,加快生豬品種改良。支持開展蜜蜂遺傳資源保護利用,完善蜜蜂良種繁育體系,改善養殖設施裝備水平,開展農作物高效蜂授粉試點。 在畜牧業健康發展方面,推進奶業振興行動。擇優支持奶業大縣發展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推廣應用先進智能設施裝備,推進奶牛養殖和飼草料種植配套銜接,選擇有條件的奶農、農民合作社依靠自有奶源開展養加一體化試點,示范帶動奶業高質量發展。實施苜蓿發展行動,支持苜蓿種植、收獲、運輸、加工、儲存等基礎設施建設和裝備提升,增強苜蓿等優質飼草料供給能力。此外,施行糧改飼。以農牧交錯帶和黃淮海地區為重點,支持規模化草食家畜養殖場(戶)、企業或農民合作社以及專業化飼草收儲服務組織等主體,收儲使用青貯玉米、苜蓿、飼用燕麥、黑麥草、飼用黑麥、飼用高粱等優質飼草,通過以養帶種的方式加快推動種植結構調整和現代飼草產業發展。各地可根據當地養殖傳統和資源情況,因地制宜將有飼用需求的區域特色飼草品種納入范圍。 在農業全產業鏈提升方面,落實農業產業融合發展。統籌布局建設一批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和農業產業強鎮。重點圍繞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聚焦稻谷、小麥、玉米、大豆、油菜、花生、牛羊、生豬、淡水養殖、天然橡膠、棉花、食糖、奶業、種業、設施蔬菜等重要農產品,適當兼顧其他特色農產品,構建以產業強鎮為基礎、產業園為引擎、產業集群為骨干,省縣鄉梯次布局、點線面協同推進的現代鄉村產業體系,整體提升產業發展質量效益和競爭力。此外,支持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設施建設。重點圍繞蔬菜、水果等鮮活農產品,兼顧地方優勢特色品種,合理布局建設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設施,采取“先建后補、以獎代補”方式,擇優支持蔬菜、水果等產業重點縣開展整縣推進。依托縣級及以上示范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示范社、已登記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實施,重點支持建設通風貯藏設施、機械冷藏庫、氣調冷藏庫,以及預冷設施設備和其他配套設施設備。 相關報道:財政部 農業農村部發布2022年重點強農惠農政策 10、兩部門:做好2022年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設施建設工作 6月6日,農業農村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發布《關于做好2022年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設施建設工作的通知》。 《通知》提出,按照保供固安全、振興暢循環的工作定位,聚焦鮮活農產品主產區、特色農產品優勢區,重點圍繞蔬菜、水果等鮮活農產品,兼顧地方優勢特色品種,合理集中建設產地冷藏保鮮設施,提升技術裝備水平,完善服務保障機制,強化運營管理能力,推動冷鏈物流服務網絡向農村延伸,暢通鮮活農產品末端冷鏈微循環,為服務鄉村產業、提高農民收入、增強市場穩定性、保障農產品有效供給提供有力支撐。 《通知》指出,2020年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設施建設工作的突出重點任務有四個方面: 一是合理集中建設產地冷藏保鮮設施。各地要認真落實“十四五”農產品冷鏈物流布局規劃,加強產地冷藏保鮮設施與冷鏈集配中心、骨干冷鏈物流基地的有效銜接,整體構建功能銜接、上下貫通、集約高效的產地冷鏈物流體系。支持縣級以上示范家庭農場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已登記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等主體,在重點鎮和中心村建設產地冷藏保鮮設施,不斷提升設施綜合利用效率,滿足田頭貯藏保鮮和商品化處理需要。引導各類市場主體在產地重要流通節點,建設改造產地冷鏈集配中心,強化產地預冷、分揀分級、初加工、集散配送、產地直銷等功能,打造支撐農產品上行的產地綜合服務平臺。鼓勵開展符合實際的冷藏保鮮設施數字化、智能化建設,提升產地冷鏈物流信息化水平。 二是深入開展產地冷藏保鮮整縣推進。各地要優先選擇鮮活農產品生產大縣、“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試點縣,在有效保障用地用電政策的前提下,整縣推進冷藏保鮮設施建設,率先形成產地冷鏈物流服務網絡。鼓勵有條件的地方依托產地冷鏈集配中心,完善電商服務功能,建設農產品電商產業園。做好2021年度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整縣推進評價工作,持續提升整縣推進建設水平,加大2022年整縣推進建設力度,壯大一批運營服務主體,創新一批運營服務模式,培育一批農產品品牌和服務品牌,推廣一批實用技術和標準,鼓勵探索冷藏設施設備信息化解決方案。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整合各方政策支持開展產地冷藏保鮮設施整市、整省推進。 三是推動冷鏈物流服務網絡向農村延伸。依托產地冷藏保鮮設施,鼓勵引導郵政快遞、供銷合作社、電子商務、商貿流通等主體利用既有流通網絡優勢,整合資源、創新模式,優化田頭集貨、干支銜接運輸和農村快遞配送,促進合作聯營、成網配套,加快建設農產品產地冷鏈物流服務網絡。鼓勵引導產地批發市場、現代農業產業園、加工物流園、電商孵化園等產地園區,重點改造公共冷庫設施條件,拓展冷鏈物流服務內容。鼓勵冷鏈物流運營主體利用設施平臺和渠道優勢,提升品牌打造和孵化能力。 四是組織冷藏保鮮實用技術和運營管理培訓。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實用技術和冷鏈物流運營管理培訓內容已經納入高素質農民培育、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培訓支持范圍。各地要充分利用相關政策,開設專題班或增加相應培訓課程,編制培訓教材,整合師資力量,通過線上教學、課堂教學、現場教學等方式,組織形式多樣的培訓活動,打造一批農產品冷鏈物流培訓基地,不斷提升產地冷藏保鮮設施使用效益。省級農業農村部門要統籌安排、有效組織,并舉辦示范培訓班。 相關報道:農業農村部辦公廳 財政部辦公廳關于做好2022年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設施建設工作的通知 本文由資訊中心編輯,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聯系取得授權后轉載,請聯系網站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