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橘屬(Fortunella Swingle)隸屬蕓香科(Rutaceae),為常綠灌木或小喬木,分布于亞洲東南部。我國是該屬植物分布最豐富的國家,集中分布了該屬所有種類。該屬植物是我國獨具特色的水果資源,幾乎所有物種在野外個體非常稀少,均為珍稀瀕危植物,其資源的保護及分類問題一直受到關注。
該屬自建立以來,由于缺乏對該屬分類關鍵特征的認識及對“種”尺度把握不同,導致其系統地位和屬下分類問題長期存在爭議。有學者支持該屬具有4-6種;在2008年中國植物志英文修訂版Flora of China中,金橘屬中的所有物種被處理為1個種,即金柑(Citrus japonica Thunb.),該屬中其它原有成員幾乎全被處理為其異名,只留下霸王金橘作為疑難種未作處理;但在2021年公布的最新國家重點保護植物名錄中,仍將傳統金橘屬作為獨立的屬,并將本屬中的金豆和山橘作為獨立的種列為保護植物。
為探究金橘屬的系統地位,厘清該屬屬下分類關系,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東非植物區系與分類學科組聯合湖南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植物分類學團隊、湖南省生態環境農村工作站,針對金橘屬植物在國內開展了大量野外調查,獲得了該屬植物第一手詳實準確的形態學資料,并利用掃描電鏡進行了孢粉特征觀察,獲取了金橘屬孢粉微形態學數據。研究人員在全國范圍內廣泛采樣,利用葉綠體基因組和ITS片段構建了該屬的系統發育關系,確認了金橘屬的分類關鍵特征,對金橘屬進行了分類修訂,解決了傳統金橘屬的系統地位及屬下分類問題。
研究結果表明,根據形態學、孢粉學及分子生物學證據,金橘屬與柑橘屬親緣關系近,且在形態學、孢粉學和分子生物學特征等方面有重合。該研究支持將金橘屬并入柑橘屬;金橘屬中的金豆、山橘和金柑在形態和孢粉學特征,特別是分子序列特征等方面區別明顯,三者應分別視為獨立的種。馬來亞金柑、金橘、霸王金橘及多個雜交種等與金柑無本質區別,分別作為后者的異名處理。
研究將金豆、山橘作為獨立的種移至柑橘屬中,并提出這兩個種的新組合名稱,它們的種名仍沿用以前的種加詞:(1)金豆Citrus venosa (Champ. ex Benth.) K.M. Liu, X.Z. Cai & G.W. Hu, comb. nov. ;(2)山橘Citrus hindsii (Champ. ex Benth.) K.M. Liu, G.W. Hu & X.Z. Cai, comb. nov. 。而金柑(Citrus japonica Thunb.)于1780年命名時,本置于柑橘屬中,其學名應予以恢復。
相關研究成果以Fortunella venosa (Champ. ex Benth.) C. C. Huang and F. hindsii (Champ. ex Benth.) Swingle as Independent Species: Evidence From Morphology and Molecular Systematics and Taxonomic Revision of Fortunella (Rutaceae)為題,在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上發表。研究工作得到海南尖峰嶺國家森林公園、科技部國家科技基礎資源調查專項、湖南省林木種質資源調查和湖南省農村生物安全規劃編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