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查保”行動開始后
南京各區在省、市局的指導下
立足嚴的主基調
進一步強化風險意識
創新監管方式
壓實責任擔當
全面推進食品安全
“守底線、查隱患、保安全”專項行動
鼓樓區:開展高校食堂專項風險隱患排查 鼓樓區是南京市主城區、老城區之一,轄區內高校眾多,且多為老校區。為進一步保障高校食堂食品安全,鼓樓區市場監管局對南京大學(鼓樓校區)、南京師范大學(隨園校區)、南京醫科大學等15所駐區高校食堂進行專項風險排查。 開展專項風險隱患排查 共派出排查人員30人次,主要從人員管理、進貨驗收、貯存管理、添加劑管理、加工制作、清洗消毒、臺賬記錄、流程布局、設施設備等九個方面開展現場排查,全方位排查風險隱患。共摸排問題64條,其中現場整改41條,剩余問題將持續督促高校整改到位。 建立快速反應機制 排查人員現場發現問題后拍照留存,業務科室研判確定后發放給屬地分局跟蹤督辦,由分局執法人員第一時間前往現場指導校方消除風險隱患。排查結束后形成評估報告提交校方整改完善,問題嚴重的約談校方相關負責人。 利用“餐飲云”平臺對高校食堂 進行每日線上監督 要求食堂負責人準確上傳每日晨檢、索證索票等信息,按時通過“餐飲云”平臺完成從業人員食品安全培訓,同時完成自考和監督抽考,有效提升高校食堂管理水平。 浦口區:開展多形式“守查保”宣傳工作 浦口區圍繞主體責任落實、監管力量提升、社會共治共享三大方面,多種形式開展食品安全“守底線、查隱患、保安全”專項行動宣傳工作。 創新食品安全宣傳方式 聚焦農貿市場、超市等食品安全宣傳重要陣地,細化攤位銷售食品類別,采用打油詩的方式編寫了28條特色宣傳標語,配上鮮活有趣的設計和接地氣的語言,高效輸出食品安全知識,營造深入人心的食品安全共治氛圍。 組織開展“食安找茬大比拼” 食品安全監管技能大賽 通過“筆試+實戰”的形式,進一步提升食品安全協管人員食品安全隱患排查能力。區級決賽和各街道初賽中,共計150余名食品安全信息員、網格員參與,實戰環節共檢查餐飲單位180余家、銷售單位220余家。 開展面向群眾的“守查保”工作 將“群眾關心的食品安全問題征集”與“守查保”專項行動有機結合,加深群眾對“守查保”專項行動的了解。同時,聚焦群眾關心的食品安全領域,進一步針對性開展排查整治工作。 江北新區:補強快檢前篩體系
全面推進快檢工作提質增效 補強快檢前篩體系 覆蓋農貿市場食品全品類 建成泰山街道區域快檢中心,配備QPCR儀、拉曼光譜儀等先進儀器;統籌2家區域快檢中心、27家農貿市場快檢室、1臺快檢車的功能定位,優化資源配置,完善體系建設;創新開展快檢試劑盒驗證工作,擴大高風險食品檢測覆蓋面,實施快檢法檢聯動。 擴充快檢配套服務 打造多功能快檢平臺 嚴選5家專業檢測機構,將宣傳培訓、風險交流、季度考核、市場內及周邊經營情況評估等服務與快檢工作高效整合,推動快檢室由單一檢測向集考核、協管、監測、宣傳等功能的綜合服務平臺轉變。 創新考核方式 加強運維制度建設 印發快檢運維考核方案,公布考評細則,每季度組織座談會,交流先進舉措,解決問題矛盾。創新運用盲樣投放、線上答題、巡查考核等多種方式,完成對27家快檢室的上半年運維考核,實行考核與費用結算掛鉤,強化對承檢機構的管理。 今年以來,江北新區共組織鴨血、麥當勞、醬菜、粉條、隔離點供餐單位食材、封控區管控區配送食材等專項快檢10次,共檢測1015批次,檢出陽性2批次,問題食品均得到無害化處理。此外,完成農貿市場快檢122507批次,發現問題食品376批次,及時下架銷毀632.4公斤。 擬稿人:孫 璐 呂連杰 蔣 睿
鼓樓區:開展高校食堂專項風險隱患排查 鼓樓區是南京市主城區、老城區之一,轄區內高校眾多,且多為老校區。為進一步保障高校食堂食品安全,鼓樓區市場監管局對南京大學(鼓樓校區)、南京師范大學(隨園校區)、南京醫科大學等15所駐區高校食堂進行專項風險排查。 開展專項風險隱患排查 共派出排查人員30人次,主要從人員管理、進貨驗收、貯存管理、添加劑管理、加工制作、清洗消毒、臺賬記錄、流程布局、設施設備等九個方面開展現場排查,全方位排查風險隱患。共摸排問題64條,其中現場整改41條,剩余問題將持續督促高校整改到位。 建立快速反應機制 排查人員現場發現問題后拍照留存,業務科室研判確定后發放給屬地分局跟蹤督辦,由分局執法人員第一時間前往現場指導校方消除風險隱患。排查結束后形成評估報告提交校方整改完善,問題嚴重的約談校方相關負責人。 利用“餐飲云”平臺對高校食堂 進行每日線上監督 要求食堂負責人準確上傳每日晨檢、索證索票等信息,按時通過“餐飲云”平臺完成從業人員食品安全培訓,同時完成自考和監督抽考,有效提升高校食堂管理水平。 浦口區:開展多形式“守查保”宣傳工作 浦口區圍繞主體責任落實、監管力量提升、社會共治共享三大方面,多種形式開展食品安全“守底線、查隱患、保安全”專項行動宣傳工作。 創新食品安全宣傳方式 聚焦農貿市場、超市等食品安全宣傳重要陣地,細化攤位銷售食品類別,采用打油詩的方式編寫了28條特色宣傳標語,配上鮮活有趣的設計和接地氣的語言,高效輸出食品安全知識,營造深入人心的食品安全共治氛圍。 組織開展“食安找茬大比拼” 食品安全監管技能大賽 通過“筆試+實戰”的形式,進一步提升食品安全協管人員食品安全隱患排查能力。區級決賽和各街道初賽中,共計150余名食品安全信息員、網格員參與,實戰環節共檢查餐飲單位180余家、銷售單位220余家。 開展面向群眾的“守查保”工作 將“群眾關心的食品安全問題征集”與“守查保”專項行動有機結合,加深群眾對“守查保”專項行動的了解。同時,聚焦群眾關心的食品安全領域,進一步針對性開展排查整治工作。 江北新區:補強快檢前篩體系
全面推進快檢工作提質增效 補強快檢前篩體系 覆蓋農貿市場食品全品類 建成泰山街道區域快檢中心,配備QPCR儀、拉曼光譜儀等先進儀器;統籌2家區域快檢中心、27家農貿市場快檢室、1臺快檢車的功能定位,優化資源配置,完善體系建設;創新開展快檢試劑盒驗證工作,擴大高風險食品檢測覆蓋面,實施快檢法檢聯動。 擴充快檢配套服務 打造多功能快檢平臺 嚴選5家專業檢測機構,將宣傳培訓、風險交流、季度考核、市場內及周邊經營情況評估等服務與快檢工作高效整合,推動快檢室由單一檢測向集考核、協管、監測、宣傳等功能的綜合服務平臺轉變。 創新考核方式 加強運維制度建設 印發快檢運維考核方案,公布考評細則,每季度組織座談會,交流先進舉措,解決問題矛盾。創新運用盲樣投放、線上答題、巡查考核等多種方式,完成對27家快檢室的上半年運維考核,實行考核與費用結算掛鉤,強化對承檢機構的管理。 今年以來,江北新區共組織鴨血、麥當勞、醬菜、粉條、隔離點供餐單位食材、封控區管控區配送食材等專項快檢10次,共檢測1015批次,檢出陽性2批次,問題食品均得到無害化處理。此外,完成農貿市場快檢122507批次,發現問題食品376批次,及時下架銷毀632.4公斤。 擬稿人:孫 璐 呂連杰 蔣 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