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泰國近日消息,泰國農業與合作社部擬推動“牲畜沙盒”項目,目的是增加收入渠道,并為養殖農的職業創造可持續性,推動養殖業成為和農業同步增加收入的渠道。
農業與合作社部負責推行“牲畜沙盒”項目,包括選擇實施區域和目標群體,以防控牲畜流行病,并促進養殖業發展,作為試點項目進行。同時,農業與合作社部與商業部相關機構協調工作,尋找出口到周邊國家和海外市場的渠道。
畜牧廳所規劃的“生豬沙盒”試點地區,通過3S措施來控制豬瘟和促進養豬業。畜牧廳已試行“生豬沙盒”項目,劃分為試點地區、擴展區域、無豬瘟區域和非疫區以外區域,這是養豬業的試點項目,用于預防和控制非洲豬瘟(ASF)和口蹄疫(FMD),促進和恢復生豬養殖,旨在生產出優質的畜牧業產品,提高農場管理和飼養質量標準,并促進農業發展。
目前已在叻丕府試點地區開展“養豬沙盒”研究項目,為受口蹄疫和非洲豬瘟影響的養豬場建立疾病控制和康復系統。項目實施期限從2022年5月4日至2023年5月3日,為期1年。研究預算來自農業研究發展辦事處的支持,大約1007萬720銖,將分為4期轉賬,第1期已轉賬314萬2560銖,用于指導疾病防控,促進小型養殖戶恢復養豬業,為各方面做好準備,以升級和調整養殖系統,達到GFM或GAP標準,并為該地區的養殖戶準備開始新一輪養豬。
畜牧廳表示,一直以來,泰國采取嚴格的防控非洲豬瘟措施,使得泰國成為東盟各國之中豬瘟控制得最好的國家。菲律賓也安排人員來泰國學習和研究防控非洲豬瘟的措施,將其應用于菲律賓的防控工作。
對于“生豬沙盒”項目的實施區域,將被劃分為特別管控區域,成為促進和恢復生產的示范項目,能防控生豬的各種流行病,完善養豬場的生物安全體系,采取更合適的疾病防控管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