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襄陽市市場監管局通過建戶籍、控環節、嚴監管、創示范、強培訓等方式,切實加強白酒小作坊監管,取得較好成效。
一是建戶籍,規范監管檔案。集中力量對全市白酒小作坊進行全面摸底排查、登記建檔,按照“一坊一檔”要求,詳細登記小作坊名稱、生產地址、生產加工食品品種、食品原料和添加劑以及生產許可、日常監管、監督抽檢等信息,定期組織人員對轄區小作坊進行巡查,根據巡查情況更新監管臺賬。截至目前,全市已登記建檔白酒小作坊213家。
二是控環節,嚴格流程管理。督促白酒小作坊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按照“亮證經營、安全承諾、原料公示、單據留存、操作規范、場所清潔”的標準組織生產,加強食品原輔料的采購、貯存和投料等流程管理,對生產加工、產品包裝、貯存銷售等關鍵環節進行風險控制,保證生產環境衛生、生產設備清潔、生產管理合規,定期按照食品安全標準委托檢驗。
三是嚴監管,筑牢安全防線。壓實屬地監管責任,探索實行白酒小作坊風險分級管理、動態監管。開展智慧化監管,在鄂食安-食品安全監管系統下達專項任務,對全市白酒小作坊進行專項治理,監管結果數據化、智慧化。全市共排查白酒小作坊213家,取締9家,責令整改23家。強化監督抽檢和風險監測,評價性抽檢和監督抽檢覆蓋率100%,合格率97.1%。
四是創示范,引領提質升級。堅持“特色食品、地方文化”,開展食品小作坊“一鎮一店”示范創建活動。幫扶指導食品小作坊改進工藝、改造環境、提升品質。先后幫扶指導深巷五糧酒廠、小李高粱酒坊等10余家白酒小作坊進行生產工藝優化和關鍵控制點參數調整,建設標準化的軟硬件環境。通過打造可復制、可推廣的小作坊示范典型,構建一點帶一片的良好示范帶動格局,推動轄區白酒小作坊規范生產、健康發展和區域傳統食品質量水平的整體提高。
五是強培訓,提升監管水平。采用理論講解和現場實訓的方式,邀請專業人員圍繞白酒小作坊的風險問題、工藝特點和法律法規要求,從原料采購、過程管控、質量把關、風險處理等方面進行講解,特別是圍繞白酒小作坊中風險問題較多的甲醇、甜蜜素超標問題,針對性的講解監管要求和監管手段,提升監管人員能力水平,近年來開始監管人員培訓5場次,覆蓋310人員。